• 33阅读
  • 0回复

开辟中国农村前进新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15
第2版(专页)
专栏:

  开辟中国农村前进新道路
王郁昭(全国政协常委)
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幕,使我感到十分亲切。
1978年我任安徽滁县地委书记,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农村开始出现少数生产队包产到组和小宗作物包产到户,实行联产承包的试验。但是,这种做法当时还是“禁区”,有人批判安徽搞包产到组是破坏“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正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给我们送来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增强了我们推行这项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包产到组的推行为联产承包到户开辟了道路。凤阳县的小岗生产队首创了大包干的责任制,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但又引起了一场风波。正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邓小平同志的谈话,以马克思主义的远见卓识,拨开了迷雾,广大干部和群众欢欣鼓舞。
看了《邓小平》纪录片后,深深感到他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而操劳。每当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处于关键时刻,他总是站在最前头,高瞻远瞩,指明前进的航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