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向农业强省跨越——访山东代表团赵志浩、李春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2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来自代表团的声音

  向农业强省跨越
——访山东代表团赵志浩、李春亭
本报记者吴焰
“山东这一年来各项指标继续稳中求进。”在山东团,从代表们递过来的一沓沓材料中,记者看到这样一些数字:全省物价涨幅从去年初的百分之十五下降到百分之七;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五千九百六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二;粮食总产四百三十三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地方财政连续十年实现收支平衡,并全部消灭了历年赤字。
农业在山东是一个大项,也是一个优势项目。省委书记赵志浩代表说:“农业的发展快慢,农村经济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山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过去山东农业基础弱,大批山东人闯关东,这就是个教训。改革开放十八年来,山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来抓,粮食产量已连跨总产三百亿、三百五十亿、四百亿公斤三个台阶。总产超四百亿公斤已连续保持了四年。这为我们顺利进行其他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但是,这几年我们把对农业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业中包含着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的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拓,将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省长李春亭接过话茬说,去年,山东农业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六点六,农业与工业同步增长。这说明,农业的支撑作用大大增强了。
要使山东从一个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任务当然还很重。对此,山东团代表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透露:省里今年计划安排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三十五亿元,重点抓好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沿黄平原水库建设和大型河道治理等项工程。在产业化方面,“九五”期间省里将每年安排部分资金,重点扶持一百个骨干龙头企业,争取每年建成十至二十个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龙头企业,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提高名优鲜活产品和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
“百工千业农为先”,赵志浩说,“丰收的时候不能放松农业,而山东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首先要由农业大省成为农业强省。过去这么做,将来还要这么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