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扶贫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访人大代表马思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2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扶贫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访人大代表马思忠
本报记者崔士鑫
1996年,宁夏南部山区在连续4年旱灾后取得了粮食大丰收,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但是,当记者采访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思忠时,他首先谈到的却是扶贫。
“扶贫攻坚,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事。”马思忠说,“要解决民族地区的问题,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宁夏贫困地区多,自然条件差,尤其是宁南山区,一遇干旱就大幅减产,农业生产还很不稳定,扶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宁夏要脱贫也不是没有条件。”
马思忠介绍,去年自治区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方面成效显著:加强了以打井、打窖为中心的水利建设,群众打水窖累计6万多眼;宁夏军区和自治区地矿厅实施“百井扶贫工程”,解决了部分人畜饮水问题;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已顺利启动;开展社会扶贫等,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是扶贫力度还要加大。”马思忠分析说,宁夏近些年来抓扶贫工作,已经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今后除了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以外,还将大力推行科技农业,这是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式。此外,还要发展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贫困地区资金缺乏,但是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在这些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搞一些加工工业,是很有前途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