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居安思危戒奢崇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居安思危戒奢崇俭
刘心格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反腐必须戒奢,这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道理。当前的奢侈现象,表现很多,比较普遍的是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也许有人会说,此风渐有收敛,何必老生常谈。据笔者观察,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挥霍公款,大吃大喝,非但未获根治,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有抬头之势。
现在一些人已见怪不怪,机关单位的普通迎送接待,动辄十几个菜,外加烟酒、水果。遇到上面来人检查、考察、视察、达标验收,更是精选生、猛、活、鲜,美食佳肴,陪吃喝、陪歌舞,还要馈赠土特产和别的“意思”。还有的借诸座谈会、协作会、交流会、研讨会、联谊会等,挥霍公款,大吃大喝,或单位之间、市县之间、省区之间对口单位轮流做东,以吃喝为主戏,兼发各种纪念品。反正公款消费,各尽其兴。而公款旅游更是方便,事先一个电话,走一站吃一站,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花个人分文。值得深思的是,有些干部对机关经费支出的大黑洞——公款吃喝,丝毫不感到内疚,轻易地将全国每年多少亿元的钱,抛撒到大大小小的宴席上去了。有关部门的资料表明:“八五”期间我国机关经费每年递增不算少,而一些机关却负债累累,经费不足,有的地方甚至连正常办公都难以维持。一个重要原因是把很多经费花到公款吃喝中去了。可见公款吃喝耗资之巨,影响之大。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制止公款吃喝,但这股歪风就是如此顽固地继续蔓延,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上的谬误。认为吃点喝点,人之常情,上不了纲也上不了线,不算贪污和受贿,“大节无损,小节无亏”,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能把谁怎么样。更有的人宣称:“公款花在吃喝上,也可以促进消费,搞活市场。”二是消极教训的误导。社会生活中,确有一些客观事例使得你抗拒公款吃喝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你一无所求或一无所为。于是形成一方面在指责别人公款吃喝,另一方面自己也不得不参与吃喝。三是不良生活习俗或不良动机。长期以来,一些人崇尚“吃的是油,穿的是绸”。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显示本地区的经济发达,而争相以山珍海味、名优土特来招待上级或客人,以换求“能人”或“开拓型干部”的桂冠。四是规章制度上的缺陷和漏洞。多年来我们虽然一再反对公款大吃大喝,但措施不够有力。因此“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心态,公款大吃大喝也就成为一种难以治愈的顽症。
公款吃喝风与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主旋律格格不入。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起点低的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发达国家,在跨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行的。该卧薪尝胆的时候,还得卧薪尝胆,该勒紧裤带的时候,还得勒紧裤带过几年紧日子。不要说还有6000万人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即使全部脱贫,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也轮不到我们比享受,比大吃大喝。江泽民同志视察京九铁路时,语重心长地对沿线干部谈道:经常想想群众温饱还没有解决,就不会攀比摆阔,盖办公大楼,买高档汽车,大吃大喝,就会自觉地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就会夙兴夜寐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信哉此言!令人震撼和深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