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东部西部人大代表对话录优势互补比翼齐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09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东部西部人大代表对话录
优势互补比翼齐飞
对话人: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志毅成都市市长王荣轩
主持人:本报记者崔士鑫吴焰
主持人:在今年的人代会上,中西部的发展仍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许多地区不仅提出了思路,而且已经在实践中有了切实的体会。上海、成都这一东一西两个城市,就是其中的实践者,今天我们请来两位人大代表——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志毅、四川成都市市长王荣轩,就这一题目集中谈三个问题。
怎样看待东部与中西部加强合作这一问题?
王荣轩:应该站在政治高度上来考虑。中国地域广大,发展极不平衡,发展战略也有侧重。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个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要保证大局的稳定,使国家真正繁荣富强,没有中西部的发展是办不到的。西部的老百姓富不起来,东部的市场就很难扩大,发展迟早也会受影响。所以中央适时提出更加重视中西部的发展,给中西部与东部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徐志毅:小平同志讲,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还是要“共同富裕”。中国人口那么多,贫困人口还有6000多万。作为领先一步发展起来的地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扶贫帮困,同他们比翼齐飞。上海这几年也开展了不少扶贫支援项目,在三峡的支援项目金额达1.6亿元;在西藏,帮助日喀则和拉萨分别建了一项大型给水工程;在云南,签订了81项合作意向书,总投资达25亿元;在全国各地,上海所建的希望小学达到99所。
东西部合作,受益的只是中西部吗?
徐志毅:东西部合作,不仅仅是西部的需要,同时也是东部地区的需要。比如上海,有很多优势:人多,技术雄厚,市场大。但不利之处也很明显:地窄,发展的空间有限。如果仅仅局限在这个狭窄空间里,1300万人口难以养活。因此,上海势必要向外拓展,要走出去。这个“出去”,是走出国门,也是走向内陆,走向中西部。因此说,东部到西部去,不仅仅是简单的尽扶贫义务,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王荣轩:东部有很多优势,但西部也有自身的优势,如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廉价的劳动力等。近几年,上海、广东一些企业到我们这里来合作,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贵,资源也越来越紧张。东部市场有些产品已经饱和,有些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小,但是在中西部,在广大的农村市场,许多产品销路很好,企业到中西部来办,双方都受益。
东西部合作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有无关系?
徐志毅:我认为,东西部合作,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途径。所谓“转变”,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说投入要低、运行的周期要短。上海与中西部合作,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优势扩张”。比如,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到四川万县去投资,化工企业需要电、需要能源,如果在上海发展,显然成本太高,而且受到限制,到万县,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事实上,现在上海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把调整与中西部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对双方,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非常有利。
王荣轩: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东西部也是互有需要、亟需合作的。东西部合作,给西部带来了比较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等等,都有利于西部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近几年,东部一些产业转移到西部,比如上海的海螺衬衫,与我们的服装厂联合,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广东的科龙电器,与我们合作生产无氟冰箱;上海二毛兼并了成都双流毛纺厂以后,很快就扭亏增盈了……他们带来了新的产品、新的管理经验和比较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西部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都是促进。
主持人:看来东西部的合作,已经成为双方的共同愿望。那么,东部与中西部的合作,需要国家做些什么工作呢?
两位代表:希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规划。由于现在东部各地都在积极与中西部合作,如果缺乏中央宏观调控的话,很可能在“合作”的大旗下,引起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二是政策。国家还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中西部去投资办厂,鼓励职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中西部地区去。提倡“精神”是一方面,但不能维持很久,重要的还是要有政策吸引。三是要注意规范化与市场化的结合,提供准确而快捷的信息,使东西部的合作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