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为人民服务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3
第9版(理论)
专栏:

  为人民服务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
张江明
义利关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问题,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义利观。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保护公民个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获取正当利益;同时,强调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得以损害国家、人民包括他人利益来牟取个人私利。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基础的义利统一的价值观,是我们社会应当确立的基本价值观。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能够引导人们通过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实现义和利的统一,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把义和利辩证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义和利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把它们结合起来,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任何只承认义或利的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在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时,要使利符合于义的价值导向,又要使义引导和促进利的发展。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是义和利相结合的总的指导原则,是价值导向的理论原则和实践行为相结合的体现。
提倡革命功利主义,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毛泽东同志指出:“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社会主义义利观反对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要求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同时又充分维护和照顾个人合法利益。见到利时,要想一想是否符合于义、有利于义;如果有损于义,违背于义的利,就不能要。
当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必须以义为上,以利从义。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
坚持诚实劳动致富,绝不能贪不义之财,也不能为富不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舍生取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美德。在今天,社会主义国家应有更高的道德水平和科学的义利观,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艰苦创业,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而不能用贪污盗窃、走私漏税、丧失人格国格的手段来牟取不义之财;勤劳致富以后,不要为富不仁,应该是越富越爱国,越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