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全国新闻系统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恪守职业道德禁止有偿新闻宣布四十一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新闻系统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恪守职业道德禁止有偿新闻
宣布四十一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今天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新闻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号召全国新闻界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树立行业新风的活动。
会上,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郑梦熊宣读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宣读了由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制定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讲了话。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主持了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很好的形势。前不久,铁路、公安、邮电等十大“窗口行业”制定了文明服务标准,公布了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开展了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为其他行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了个好头。新的形势对新闻战线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在宣传报道其他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成就,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其他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当成为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
会议认为,几年来,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1993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4年中宣部发出《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中央和地方各新闻单位认真贯彻通知要求,加强教育和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为有效禁止有偿新闻,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了条件。广大新闻工作者严以律己,廉洁从业,涌现出一批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总的看,我们新闻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也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在一些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中间,有偿新闻仍禁而不止。有偿新闻问题虽然出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危害严重。它腐蚀新闻队伍,损害新闻事业的声誉,影响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性质。它违背新闻工作基本原则,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背离了新闻的党性原则,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人民群众有意见,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强烈反对。
会议强调,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中,要求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搞有偿新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新闻单位实际,以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以逐步刹住社会反映强烈的有偿新闻不正之风为重点,实行行业自律,让社会监督,向社会垂范,树立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的良好形象。
会议要求,各新闻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这两个文件,认真研究分析新闻报道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奖惩措施,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新闻宣传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纪律惩处的关系,要从讲政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解决有偿新闻问题。
会上,徐光春宣布了全国新闻界41家“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名单见第四版),并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和这些单位的党组织要加强领导,严格管理,认真行动,使这41家新闻单位真正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同时,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给予监督。
全国新闻系统2000多人出席了这次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在全国30个会场同时举行。出席主会场会议的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有孙家正、郭超人、范敬宜、于友先、许中田、夏赞忠、南振中、杨伟光、安景林、张振华、王晨、徐心华、艾丰、于顺昌、朱英璜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