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炎陵县靠科技脱贫走上致富路去年人均收入达一千六百一十六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0
第3版(要闻)
专栏:

  炎陵县靠科技脱贫走上致富路
去年人均收入达一千六百一十六元
本报讯今年元月,湖南省炎陵县通过了国家科委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团的验收。自此,这个国家科委的科技扶贫县继1996年摘掉了贫困帽后,又一跃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炎陵县位于湖南省东南边陲。土地革命时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大小战斗达400多次,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红军指战员及家属和农民群众达3万多人。全县人口17.6万,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域加庄园”之称。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其经济、文化、科技比较落后,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3亿元,县财政预算内收入175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0元,每年吃返销粮200万公斤,上级财政补贴200多万元,贫困人口达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3。
炎陵县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经济,到1996年,工农业总产值达8.41亿元,财政收入538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616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2.54倍、2倍、2.36倍。
他们在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工作中紧紧抓住科技脱贫这个牛鼻子。一是推广以良种为中心的优质、多抗、高产配套的先进技术,使水稻产量不断跃向新台阶。他们抓低产田改造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关键技术,实现了良田、良种配套,1995年全县8.58万亩双季稻过吨粮,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山区过吨粮县。
二是开发果、竹、桑等八大农业区域性支柱产业,实现了“吨粮田、千元山、万元圈、小康院”的目标。八大农业支柱产业到1996年新创产值1亿多元,全县人均增收561.8元。如推广笋竹两用林技术,改造楠竹山17.5万亩。1996年竹笋加工清水笋罐头5000余吨,全部免检出口;采伐楠竹150万根,加工卫生筷、竹地板、竹凉席等产品,全部出口东南亚等地,仅笋竹及加工全县人均收入就达450多元。
三是敞开山门抓引进培训。几年来争取上级科技扶贫周转金、扶贫贴息贷款及老区开发资金达1240多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600万元,世行造林贷款950多万元,请进国家省市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专家60多人次,日本协力队员3人。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劳动者素质的培训提高。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300余期,共培训2.5万多人次,印发各种科技资料7万余份,80%以上的农户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曾宪怀王顺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