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探索地球“内脏”——记我国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0
第3版(要闻)
专栏:

  探索地球“内脏”
——记我国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成果
林勇熊和生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消息称:中国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现已完成了模拟地下6万个大气压和1500摄氏度的高压高温实验。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
主持这一课题研究的地化所所长谢鸿森研究员说:“这相当于地幔200公里以下物质相变的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所有的矿物都呈塑性形式运动。把握了这一规律,无异于触摸到了地球的脉搏。”
以目前物理勘探手段而言,人类借助超深钻技术最多只能采集到地下13公里处的岩芯标本,仅相当于地球半径的2‰。
承担这一课题研究的地化所深部物质科学实验室,被中外同行形象地称为观测地球“内脏”的“窗口”,即将获准作为自费开放实验室对外开放,以吸引多学科的中外专家学者涉足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
谢鸿森告诉记者,“矿产资源的形成至少要经历数千万年地质年代,而工业革命几百年时间就把地表很多资源消耗殆尽。为寻找新的资源,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已开始向地球深处进军。”
当今,最能使地学家们产生浓厚兴趣的科研课题,莫过于高温高压下岩石和矿物的声波速度的就位测量。这是因为,从中可以探索到地球内部的物质变化规律,从而找到新的资源。
谢鸿森研究员引导记者参观了完成这一实验的高温高压的主体设备。这是他们自行研制的一台YJ—3000吨压力机。记者从仪表上看到,在工艺人员的操作下,气压在不断加大,温度在不断升高。
谢鸿森研究员在一旁讲解道:“此时已经深入到地壳,又开始向地幔挺进了。”当实验条件达到2万个大气压和560摄氏度时,水已具有超常的氧化性和溶解能力,即使是惰性十足的纯铜,也得乖乖地溶解于这种高温高压的水里。升至3—5万个大气压和1000摄氏度高温时,黄金也能被溶解了。
谢鸿森称,这一发现,不仅为“流体成矿”的论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同时也为“火成矿”理论提供了又一科学依据。他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球的五脏六腑终究会被人类所认识。”
中科院地化所的这一重大科研成果,已引起海内外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