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曹禺与南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4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史钩沉

  曹禺与南开
梁吉生
曹禺,原名万家宝,1922年入南开中学,1928年入南开大学。曹禺是从南开走出的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代宗师。
曹禺入南开不久,就展现出旺盛的青春活力和才华。除课内学习外,他还与同学一起走出校门搞社会调查,参加反帝爱国宣传活动。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吸引着他。1925年加入南开中学文学会,转年又和校内外文学爱好者发起成立“玄背社”,编辑文学刊物《玄背》,以后还担任《南中周刊》、《南开双周》的编辑,大学一年级时成为《南开大学周刊》特约撰稿员,同时也是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文艺组编辑。
在南开时,曹禺开始涉足文学创作,16岁时发表小说《今宵酒醒何处》,据说这是他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以后又在《玄背》及南开的其他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诗歌和文章。
曹禺的戏剧生涯也是始于南开。1925年他加入了名震京津的“南开新剧团”,受到南开大学教授、著名戏剧家张彭春的悉心栽培。他在演戏的同时,还抽暇翻译改编外国剧本,探讨戏剧理论,也就是在这时开始酝酿他后来的成名之作《雷雨》。
曹禺回忆他在戏剧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时,总是对南开和南开新剧团怀着无限感激之情,念念不忘慧眼卓识的启蒙者张彭春老师。1985年,75岁高龄的曹禺回到阔别数十年的南开,寻认“思源堂”、“瑞庭礼堂”和他住过的宿舍……曹禺对前来欢迎他的南开师生说:我永远不能忘记南开母校,是她使我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世界;是南开新剧团和师长们启蒙我走上了戏剧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