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抖擞迎来东方红——丹东市群众体育活动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2
第8版(体育)
专栏:全民健身

  抖擞迎来东方红
——丹东市群众体育活动见闻
李新彦王黎明
“拂晓起舞练晨功,鸭绿江北生气浓。更健更美更坚强,抖擞迎来东方红。”这是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去年5月与辽宁省丹东市群众一起晨练时题写的即景诗。
迎着明媚的春光,循着伍绍祖主任的笔迹,记者近日在这座鸭绿江畔的美丽城市采访群众体育活动。所见所闻,令人感慨。
晨练规模首屈一指
清晨,当江城还在晨雾笼罩下朦朦胧胧时,通往各公园、广场的路上已是人流如潮。登上晨练中心锦江山,记者首先被许多飞舞的毽子所吸引。踢毽人或俩人一对,或几人一圈,有踢有顶,各展技艺。内踢、外踢、对踢,头球、胸球等基本动作已经普及,一般在毽球比赛场上才能见到的高难度倒勾、踹球,在这里也不时出现。随着晨练人的一招一式,五颜六色的毽子上下翻飞,与晨光交相辉映。山上的其它平台上,则是一片片太极拳、健身舞、秧歌、保健操、羽毛球的海洋。
初春的鸭绿江,乍暖还寒。然而,记者在江边却领略到一派热闹景象。但见百余名冬泳爱好者在一江绿水中奋臂击浪,畅游寒江。环视市区各公园、广场、影剧院门前,此时都成为丹东人晨练的好地方。纵观晨练队伍,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有夫妻并行,还有父母携子。晨练中他们以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各自找到了健美、轻松和快乐。
东北边境城市丹东依山傍水,冬暖夏凉,气候湿润温和。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体育锻炼成为丹东人的良好传统。现在,每天约有7万人参加各种晨练活动,占市区人口的12%。难怪伍绍祖在考察丹东后评价说:“这么大规模的晨练活动,这么壮观的场面,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大型活动热上加温
记者在丹东期间,正值市里举办健身操表演赛,有36支代表队2000人参加。市体委的同志说,由政府出面组织大型体育活动,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去年,丹东市城区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达9次之多。
6月10日晚,丹东市在市民晚练中心文化广场举行健身操活动表演,千名学生、职工、解放军战士进行了太极拳、健身操、跳绳等表演,引来万人观看。6月20日举行的锦江山登山活动,又有10万市民参加。另外举办的千人自行车比赛、千人长跑比赛、千人健身操表演等,都是人人关心,全市瞩目。市总工会组织的“双休日文体活动”也已坚持了两年。异彩纷呈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使本来很热的市民健身潮愈加升温。
大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使丹东人获得拥有健康体质的实惠。仅以学生为例,1996年体育锻炼达标率达96.4%,比1991年提高5.1个百分点。体质测试高于全国平均值,在辽宁省位居前列。丹东市去年获得辽宁省群众体育先进市称号,并获全国全民健身宣传周优秀组织奖。全市去年还涌现出100个体育先进单位和100个优秀体育家庭。
建立网络纲举目张
记者在丹东市发现一种好现象:市、区两级领导干部大部分都是徒步上下班。同时,多数领导干部还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加入一个民间体育社团,坚持长年体育锻炼。市体委的同志说,领导干部带头使市民健身活动长盛不衰,而民间体育社团的建立,则使管理和引导市民健身活动有了可抓的“纲”。
据介绍,随着丹东市民健身活动规模的扩大,市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系统科学的锻炼。于是,太极拳、健身操、长跑、登山、跳绳、秧歌、毽球、羽毛球等20个体育社团、140个体育辅导站、170名义务体育辅导员相继诞生。
这些因不同健身方式和不同地域而分布全市各角落的民间体育组织,旨在组织健身队伍,传授健身方法,举办比赛和表演。市太极拳社下设28个辅导站,拥有3000名健身者,辅导站之间每年都进行两次太极拳比赛。去年7月这家拳社派队参加辽宁省太极拳比赛,获得12枚奖牌。冬泳协会坚持冬泳活动已经11年,近年来他们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和多人个人冠军的好成绩。健身操协会设立每周周一活动日,31个辅导站全部开展活动,去年练习了47套健身操。丹东海华公司把零散的长跑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海华长跑队,60余名队员每天早晨环城一周,已坚持数载。航空模型运动协会去年夺得辽宁省比赛两个特等奖和三个第一名。
市体委紧紧抓住体育社团、辅导站和辅导员这三级网络,把自发的健身热纳入有效管理的轨道。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由辅导站组队参加的比赛和表演,各大公园免费向辅导站开放。他们对辅导员进行登记、注册、发证、培训,分类指导,培养骨干,提高辅导水平。每年都表彰奖励先进的辅导站和优秀的辅导员。这些措施使丹东市的全民健身热既轰轰烈烈,又科学有序,在普及中得到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