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吐拉洪——不沾奢华争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8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吐拉洪——不沾奢华争贡献
本报记者祝谦
三间简陋的土屋,用砖块垒的床,五十年代的旧家具,黑白电视机……走进这间屋子,你很难把房主人与乌鲁木齐名闻遐迩的“大款”相联系。说实在的,他很不喜欢“大款”这个词,每当有人这么称呼他时,他总是及时加以纠正:“不,我是公民吐拉洪.依不拉音。”
吐拉洪.依不拉音一九四二年出生在岳普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岁时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是乡党委书记季长信收养了他,把他拉扯成人。一九五六年,季长信要回原籍陕西,征求吐拉洪的意见,吐拉洪决定留下。从此,十四岁的吐拉洪便走上了独自谋生之路。开始,靠卖茶水、卖莫合烟、打零工糊口。一九八二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吐拉洪七借八凑,筹措了一笔资金,在红山市场开了一家小饭馆。这个饭馆一开张,就别开生面:买卖公平,薄利多销,服务周到,童叟无欺。因此,他的生意十分红火。餐馆从红山市场办到七一市场,从新疆办到北京。如今,北京的西城区有了一个“沙依巴克餐厅”,老板是吐拉洪的儿子——阿尔肯·吐拉洪。
对于经营之道,吐拉洪既没有学过,也没有研究过,他凭借的是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不赚一分昧心钱”,以诚信做生意,是他信守的准则。他赚钱是为了去服务,他以服务的周全去赚辛苦钱。他追求的享受,不是花钱,而是创造,是为社会尽职尽责,是为各族民众做好事。所以,吐拉洪没钱时,堂堂正正做人,有钱后,不沾浮华之气:家庭陈设依旧,个人操劳依旧,生活花费依旧。唯独不同的是,他现在有能力了,竭尽所能,尽一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他所住的宝山路在国道边,公路要拓宽,他率先无条件拆了自己的院子;市政设施还没配套时,一些居民在露天井里打水吃。冬季,井台四周滴水成冰,他掏钱雇工,清除冰层,为居民提供方便;宝山路在城市边缘,二千多户居民用电没解决,他放下手里的生意,四处奔走,办手续,筹资金,终于使宝山路“亮”起来了;同街的依拉洪因病截肢,一家七口,生活极为艰难,他不仅送去生活用品,又多方联系,为依拉洪申办了一个摊位,送去一条谋生之路……
听说记者来采访,居委会老主任姚大娘兴冲冲赶来,大嗓门地嚷道:“吐拉洪,是好居民、好公民。”姚大娘介绍,宝山路曾住着一个名叫庞国华的汉族五保户,年逾花甲,行动不便,生活困难。吐拉洪知情后,除了过年过节给老人送去贺礼,还包揽了庞国华的家务事,一包就是五年,直到去年老人搬走。
乌市的沙依巴克区,有一万二千二百多个体劳动者。吐拉洪以自己诚实的劳动,赢得了个体劳动者的爱戴,经层层遴选,当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自治区人大代表,一九九一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表彰大会,一九九五年又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吐拉洪始终保持自己的“贫民型”。当记者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平平静静地说:“个体户不太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孩子上学的太少。我要想方设法在宝山路办一所小学,从儿童抓起,让他们学文化,学科技知识,让下一代更有觉悟,更讲团结,更爱党爱国。”      
国家特一级烹饪大师刘风凯,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经过多年探索、试验,创制了有一百六十种菜肴的“中华蝎子宴”,受到中外宾客赞誉。下期《中华儿女》刊登第六十四篇《刘风凯——变毒蝎为佳肴》。——编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