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山西省负责人答记者问发挥能源优势加快三晋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3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山西省负责人答记者问
发挥能源优势加快三晋发展
本报北京3月12日讯记者李建兴、白剑峰报道:“两会”新闻中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省长孙文盛、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功勋、省政协主席郭裕怀就山西省的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胡富国首先介绍了近几年山西省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他说,山西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现已发现的矿产有120余种,其中探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34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7种。尤其是煤炭资源得天独厚,探明储量达2600多亿吨,目前年产量3亿多吨,占全国的1/4以上,外运量占全国外运总量的80%,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从1995年开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实施“输煤输电并重”战略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电厂136座,总装机容量近千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00多亿千瓦时。年外输电量超过百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全国第一座远距离输电的阳城电厂已经开工建设。太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山西与外界的联系。旨在彻底改变山西缺水状况、总投资百亿元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进展顺利,可望1998年枢纽发电,2001年引黄河水到太原。
本报记者问: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其发展战略是如何与国家开发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相结合的?胡富国回答说,从山西省的具体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今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实施科教兴晋战略和赶超战略,努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搞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等项工作,继续抓住“三个基础”(农业基础、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四个重点”(挖煤、输电、引水、修路),全面打好“四大战役”(抑制通货膨胀、加强农业基础、振兴工业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刷新“五项工程”(国内生产总值、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可用财力),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胡富国说,有了好的战略,怎样实现关键靠人。我们不但要从严治党,还要从严治吏。主要是治不负责任的干部,不团结的干部,不吃苦的干部,不廉洁的干部,不为人民服务的干部。
有记者问:山西省是产煤大省,如何有效避免煤矿上的人员伤亡事故?怎样处理好国家、地方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孙文盛回答说,作为山西省的省长,很操心煤矿的安全生产。现在,山西省每年产煤3亿多吨,其中国家统配煤矿产出1亿吨,地方煤矿产出1亿吨,小煤窑产出1亿多吨。近年来,煤矿事故率在逐年下降。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素质,推行煤矿标准化、机械化。煤炭也有个保护性开采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和地方的关系,通过改革和改造,让小煤窑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在回答记者关于万家寨引黄工程的运行机制问题时,郭裕怀说,万家寨引黄工程是山西人民的生命工程。世界银行专家认为,这个工程是激动人心的、富有挑战性、超大规模的世界级工程。其运行机制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引黄工程的体制包括投资体制、建设体制、应用体制等,要点是资源市场化,主体企业化。按新体制的要求,在引黄工程将建立起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山西省负责人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未来几年内山西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问题、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的关系问题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