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电话拨到土家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3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

  电话拨到土家寨
本报记者李维平
“喂,是古耶区吗?我是杨通兰……”三月十日晚上七时,出席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杨通兰代表拿起电话,激动地向家乡报告喜讯:青龙村小学的杨雪云、周雪梅同学不用再怕失学,资助他们读书的事在人代会上落实了。
参加了五次人代会,来自湘、黔、川三省交界处的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山村女教师杨通兰,今年第一次在北京拨通了家乡的电话,山乡的父老乡亲也是第一次从电话里,听到她来自首都北京的声音。
杨通兰所在的四川秀山石耶乡青龙村小学,地处偏僻山区,每次到京参加会议,加上来回路途要花一个月时间。这期间,她总是记挂着学校的孩子们,记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往年,她曾尝试着给家乡挂长途电话,可家乡老式摇把电话转来转去,总不能如愿。
近两年,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天天改变,通过杨通兰所在乡的公路去年变成了柏油路,秀山城也开通了直达广州、广西、深圳、上海的长途汽车。然而,最让杨通兰欣喜的是,从去年开始,全县乡乡开通了程控电话。
人代会上,杨通兰谈到了他们那里许多孩子失学的问题,引起不少代表的共鸣。袁昌玉代表当即表示,她要个人出资帮助两个孩子读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