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联合的效应——潍坊纯碱厂和羊口盐场变成一家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9
第2版(经济)
专栏:

  联合的效应
——潍坊纯碱厂和羊口盐场变成一家之后
宋学春杨钦民
去年,山东海洋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95年增创效益1亿多元。去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59亿元,销售收入14.6亿元,实现利税3.4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47%、30.36%和30.92%。
大步伐的跨越,大幅度的增长,它的奥妙就是:“盐碱联合”。
      “合得好,早就应该这样干了”
1995年8月15日,一墙之隔的山东潍坊纯碱厂和山东羊口盐场变成一家,建起了山东海洋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化集团)。
建于1958年的山东羊口盐场年产原盐100多万吨,其规模多年名列全国前茅。1986年投产的潍坊纯碱厂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年产纯碱80万吨,规模为亚洲之最。这两家大企业都建在渤海莱州湾南畔的大家洼地区。这里海洋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当年建碱厂的目的也是为羊口盐场配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根自然的链条从未正常运转过。当原盐紧缺时,价格一涨再涨,碱厂却守着盐山发愁,舍近求远,到外地调盐。据估算,仅运输、集坨、储存、苫盖、管理等环节的费用,碱厂每年就要增加支出3000多万元。但当原盐滞销时,盐厂便陷入了困境。
生活设施,两家也像赌气一样,你有的我也要有,你建的我也要建。“大而全”、“小而全”,造成很大浪费。仅补贴一项,企业每年增加支出1000多万元。1994年5月,纯碱厂位于羊口盐场辖区内的一段地下海水管线破裂,本来只需几小时便可解决的问题,结果一拖就是7天,致使纯碱产量减少近万吨,损失达1000多万元。
盐碱跨行业联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两厂的职工了,他们说:“合得好,早就应该这样干了!”
      新机制新活力
两家大型企业跨行业的联合,产生出一套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新的运行机制,这是一次大的机制转换。
首先是产业结构得到调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潍坊纯碱厂和山东羊口盐场,原来各自有一大批下属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差。海化集团成立后,他们根据产业类别,对整个生产管理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将潍坊纯碱厂和山东羊口盐场分别改组为制碱公司和制盐公司,使之集中精力抓生产、抓技改、抓质量、抓消耗、降成本,收到了明显效果。1995年生产纯碱70.6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去年1月至7月,生产纯碱45.4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0.11%。他们将原盐碱两厂的7个生产性质相同或相近、联系密切、分散经营的中小型化工生产单位集中起来,由化工公司统一管理,集中力量搞好烧碱系列、溴素深加工系列等产品的开发,形成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市场占有率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他们还将纯碱厂与羊口盐场两个电厂联网供电,既满足了两厂(场)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也大大降低了发电成本,每年增加综合经济效益5000万元。
联合后的海化集团发挥营销整体优势,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原来上下游产品“不碰头”,在联合后变成了上下游手拉手,内部产供销一体化,盐场的原盐作为公司内部产品直供碱厂,实行内部结算,减少了运输、储存、管理等中间环节,每年可节省资金3000多万元;同时解决了原盐的销路,使盐场90%的原盐直供碱厂。他们充分发挥两厂(场)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近20个办事处的网络作用,积极搜集、反馈信息,努力开辟市场,扩大销售,实行地区经理负责制,规定纯碱和原盐同时推销,开创了营销工作的新局面。今年以来,纯碱产销率、当月货款回收率均达到了100%。公司还与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联合还实现了统一规划布局,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过去,盐碱两厂(场)分别建立了职工医院、学校、幼儿园、俱乐部、游泳池、液化气站等。海化集团成立后,他们将一些公共福利事业从企业剥离出去,面向社会,将两厂(场)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后勤服务单位合二为一,成立了生活服务总公司,将其直接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