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农村:中国文化新的生长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3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村:中国文化新的生长点
天沛
记得小时候,每当乡里中学的操场上用粗壮的毛竹竿搭起巨大的银幕,心中总是涌起一阵不小的激动。当银幕上出现金光闪闪的电影制片厂厂标时,全场总是自发地响起一阵衷心的掌声。那是一个文化贫瘠的年代,放映什么样的影片其实并不十分重要,即使是一出熟得烂掉牙的“样板戏”或几部乏味的“新闻简报”,也不会有人中途退场。重要的是野外电影这种形式,那是真正的大众娱乐!全场一致的惊奇,全场一致的焦虑,全场一致的欢呼,全场一致的叹息,还有小孩“这是好人还是坏人”的疑问,以及情节紧张处大人们“这是电影,不是真的”一类安慰,不时穿插在影片放映过程中。这种群情激昂、同仇敌忾、相拥而泣的乐趣,目前坐在城里的豪华包间里看“进口大片”是根本无从体会的。
如今电视普及,有的农村甚至有了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同缆入户的创举。野外电影渐渐成了一张褪色照片,只能在过来人尘封的记忆中搜寻了。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化普及工作已经一劳永逸地大功告成。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不少地方还常年看不上一出戏、一场电影;电视信号收视效果不佳,而且电力不足,每天连银屏上的那一片“雪花”也看不了一两个小时;报刊图书仍是稀缺的资源,农民的新瓦房、楼房里备有书柜的还是寥寥无几。要让12亿同胞全都享受到当代科学昌明、文化繁荣的成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化下乡是当代一项伟大的文化地理工程,是堪与“南水北调”相媲美的文化资源大调配。从本版介绍的情况来看,元旦、春节前后各地精心组织下乡活动,可以先声夺人,造就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但文化下乡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填平城乡之间的文化落差,需要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气魄和毅力。文化下乡还可以从同时展开的科技下乡中寻求支持,借科技下乡推动文化事业的硬件建设,比如电视差转台的建设,家用电器的维修,中小学电教设施和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的装备,等等。
组织文化下乡,带下去的文化应该真正贴近乡村、贴近平民百姓。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开端,新中国的文化一直具有很强的“草根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勃兴,文化的普及工作在新的水平线上取得长足进展。但也需要看到,近些年来,某些文艺节目过分热衷于渲染那些脱离大众消费水平和精神趣味的“贵族生活”,如《住别墅的女人》、《豪门恩怨》,过分热衷于“戏说”那些皇帝和太后,较少向当代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聚焦。这种艺术创作取向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希望借文化下乡的春潮,给文化界带来一股健康清新的空气。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是中国文化最广阔的消费市场。无论传统的戏曲、图书,还是广播、电影、电视,或者采用高新技术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最大的潜在的消费群终究还将在农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21世纪的农村必将成为中国文化新的生长点。要把这个巨大的潜在的消费群变成现实的消费群,先期的文化启蒙和普及工作十分重要。当前蓬勃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就是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的前哨战,是中国文化事业迈向新世纪的热身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