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追求一流——记河南商丘地区电业局长雷学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8
第2版(经济)
专栏:

  追求一流
——记河南商丘地区电业局长雷学彬
本报记者李宏伟汤李梁
1987年初,36岁的商丘市副市长雷学彬调任地区电业局长。
此时,700万商丘人正经受着电的困扰:不是一天几停,就是一停几天,上百家工厂由于停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市人大代表提案160多份,最突出的问题两个字——要电;城镇居民对电怨言不断,有关领导为电坐卧不安。
面对现实,雷学彬成竹在胸,就职演说掷地有声:“组织上派我来管电,就要管好。如果管不好,我自动下台!”
一天下午,雷学彬一人来到电业局家属楼前转悠。“老大娘,你们这里真干净,一点煤渣也没有”。老太太抢着说:“俺这烧的都是电炉”,雷学彬皱了皱眉。
傍晚,他亲自带领39名科室干部,分4路对家属区逐家检查,3个多小时,100多只电炉被没收,主动上交或偷偷砸掉的竟有上千个,紧接着,每户安装电表,严格按规定抄表收费,系统内的盗电现象从此绝迹。这一做法迅速在全区推广,线损大幅度下降,全区每年因此节电5000万千瓦时。
雷学彬趁热打铁,又开始了劳动纪律的整顿。
一天,凌晨4时,他驱车来到东郊变电站,示意司机帮他翻过围墙,猛然推开值班室的门,值班员从梦中惊醒,不知所措。“值班不准睡觉你知不知道?”“知道为什么明知故犯?”……处分是严厉的,站长被撤职,值班员调离工作岗位。全局上下为之一震。
军人出身的雷学彬,人如其姓,雷厉风行。
电力生产基地工程原定目标3年半完成。雷学彬向来不坐慢车,局领导班子经过仔细推算决定:一年半保质保量拿下来。
于是,11个建筑队、1000多名建筑工人同时进入施工现场。这之前的水、电、路、场地“三通一平”,雷学彬带领全局男女老少齐上阵,半个月便拿了下来。
建材告急!市郊所有的砖瓦厂、建材厂难以满足供应,他把指标压到局领导头上——每人解决150万块砖。
工地上的脚手架在一天天升高,雷学彬的脚步也在一天天升高。从工程开始到结束,他每天跑前跑后。在整个基地建设中,组织职工义务劳动达10万多个工日,仅劳务费一项,就为国家节约200多万元。
一年,仅仅一年,在阵阵鞭炮和喧闹声中,商丘地区电业局生产基地28幢楼房全部竣工。省电力局领导紧紧握住雷学彬的手,赞扬他创造了惊人的“商电速度”、“商电作风”。紧接着,总投资2亿元以上,包括开封火电厂至商丘变电站220千伏线路二回,商丘至永城220千伏线路,商丘变电站二期工程,永城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电力建设项目,很快批了下来。
项目批准后,雷学彬马上组织实施。1990年11月,袁庄110千伏变电站先期开工,他组织职工义务劳动,仅6个月,就顺利通过省局验收,创造了全省110千伏变电站建设的一流水平。
不干则已,干就争第一。就是凭着这种精神,雷学彬又拿下了全国地市级电业局9项第一。1995年初,雷学彬被选为中共商丘地委委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