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山水之间一枝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29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之子

  山水之间一枝梅
王稼田詹昌忠
又是一个腊月,又是一个春节欣然来临。对于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湖北襄阳县豫剧团团长李喜华来说,则是送戏下乡的忙碌时刻。
我们行至襄阳县法龙乡,忽见小学校的操场上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围墙上骑的是人,树丫上趴的是人,楼房上站的是人。停车驻足,声声激越的河南梆子穿透了寒冬的原野,直朝我们的心底扑来。那高亢而委婉、明亮而细腻的唱腔,不由得让人陶醉。直觉告诉我们,这就是被专家们誉为“南派豫剧名旦”的李喜华的演唱。果然不出所料,这正是李喜华安排的在春节前为全县28个乡镇的乡亲们巡回演出中的一场。喜华同志在后台接待了我们。她穿着单薄的戏装,我们催她快披上大衣。她用冻得发颤的声音说:要让乡亲们在品尝丰收美酒的时候,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这不,她这次带来的不仅有传统剧目《秦香莲》、《秦雪梅》,还有现代剧目《儿大不由爹》、《生儿子大奖赛》。
李喜华是一名地道的农家女,她热爱艺术,更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养育她的乡亲们。她带着剧团走遍了鄂西北和中州大地广阔的原野,每年坚持在农村演出200场以上。家乡的土地给了她底气,乡亲们的厚待给了她热情,汉江的碧水给了她灵气,她从田埂上走到了省城武汉,又从武汉走到了北京。1990年10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她摘下了第八届中国“梅花奖”的桂冠。1993年,她又在号称豫剧发源地的河南郑州,以超群的技艺获得了“当今中国豫剧十大名旦”的殊荣。
巨大的成功没有使她陶醉。领完奖,她即刻就回来了,歌声又在汉江两岸、荆山深处回响起来。此前,首都一些国家级文艺团体纷纷挽留她,声乐界伯乐金铁林教授也希望她能留在北京,研究她的唱腔艺术。她说:“我的根还是在家乡的打麦场上,离开了那里怕就没有我李喜华了。”于是,她又奔波于家乡的山水之间。
冰天雪地的时节,她在革命老苏区方集乡演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有300多人参加革命,有100多人流血牺牲。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有的农民20多年没有看过一场戏。此时大雪下个不停,气温骤降至零下7摄氏度,但上千名老百姓拎着火炉、穿着棉袄,眼巴巴地望着这位从北京和郑州领奖回来的艺术家。她心头一热,不顾感冒发烧的身体,带头脱掉外套,在村头的一口干堰塘里搭台唱戏。待唱完最后一句,她晕倒在戏台上。
去年,他们在谷城县南河水库库区演出。舞台搭在码头上,四周围拢了许多小船。演出开始,天突然下起了雨。观众用疑惑的眼光望着他们。李喜华站在船头告诉大家:“你们不走,我们也不走。你们走了,哪怕只剩下一个人,我们也要演下去”。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为这句话感动得流下了热泪。风雨中,没有一条船中途离去。
为农民演出,是她的艺术生命;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她的艺术本源。为了演出,一向十分疼爱她的公婆去世,她都没回家看一眼。去年11月,为了保证在乡镇的巡回演出,她的丈夫因车祸四天四夜昏迷不醒,她除了连夜奔到医院守护丈夫,竟没有耽误为乡亲们演出的一分一秒。那几天,她为乡亲们送去的是几出轻喜剧《生儿子大奖赛》、《儿大不由爹》。她说:在台上,为了让乡亲们能开心地笑,我要真诚地去笑。可回到后台,我心里却在流泪、流血啊。
可她至今不后悔,永远不后悔。我们见到李喜华时,问及她常年为农民演出的事儿,她的眼眶湿润了。她说,我没有理由不为农民演出,因为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给了我太多。她记得,她在河南新郑县老城镇演出时,突发40度高烧,当她坚持演完下场时,几十位农民拿着鸡汤罐、红糖水、煮鸡蛋等着她……
按常理,她功成名就了。有人说,她的名字就是一笔价值不菲的隐形资产,她完全可以去享受、去发财了。可是她说,她永远不会这样去想,她还要为农民至少唱20年。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年冬天,她率团到保康县过渡湾乡为乡亲们演出,听说对面海拔1600米的山头上住着三户姓李的人家,不知多少年没看过戏了。李喜华二话没说,带着琴师王爱红和十几个青年演员,攀山路,过峭壁,一口气赶到这个小村落里,为这三户人家演出了一个多小时的节目。
回来的路上,他们忽然闻到了阵阵沁人的幽香。这香味很特别,你如果刻意用鼻子去闻,反而闻不到,在你不经意时,这香味却直往你五脏六腑里钻。原来,这一带是一片野生腊梅自然保护区,漫山遍野都生长着腊梅,越是天寒地冻,这花就越是香艳。几个青年人当即就想挖几株带回去,乡亲们说,别看这东西在山上很泼实,如果带到城里,往花盆里一弄,它反而没有生命力了,即使活过来,花也开不艳。李喜华说:我当时听了心头一亮,这不分明是说我吗?离开了观众、离开了生活,我就失去了艺术的青春。只有像高山腊梅那样,扎根山水,才能不减本色,清香四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