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唐山人民永不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24
第2版(要闻)
专栏:

  唐山人民永不忘
本报记者何伟
突来的噩耗,低回的哀乐,震撼着唐山680万人民的心。一个爱护关心唐山的人永远地走了。几天来,悲伤的人们走出一片片新区、一幢幢高楼,涌进市中心的抗震纪念馆,追寻小平同志留下的音容笑貌。
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来到震后的唐山。唐山人民记得清清楚楚。
“唐山之所以没有从地球上抹去,是因为有党,有社会主义制度,有中央领导的关心。”当年向邓小平汇报唐山恢复建设情况的市规划局刘振忠悲情难抑。他说,那天上午,小平同志一到唐山,就深入到凤凰楼居民小区的工地上,在详细察看了楼房结构生活设施之后当即指出“门窗太小太窄要加大。”他解释,窗子大了,又卫生,光线又好,还节省材料。门窗要多用钢的,节省木材。煤气管道要搞好,上下水道要搞好,还要有洗澡间和厕所,楼前楼后多种树、种花、种草……在看完城市重建模型后又指出:商业网点少了,电影院不够大,现代化的城市要美观、实用、结实。
“你们看,小平同志74岁了,多精神,多健康。”开滦煤矿71岁的老矿工赵明手捧那天与小平同志合影的照片,克制着不让泪水滚落下来。午饭后,小平同志也不休息,直奔我们新风矿井。当他听说从国外引进的采煤机无事故、效率高时,连声称好。他说,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高我们的水平。今后我们要立足自己制造。引进的机器要集中使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便于掌握技术、便于管理。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加速了我国采煤机械化的进程。
“小平同志从开滦煤矿上来后,又来到我们唐钢。”那天有幸见过邓小平的女工牛师傅铭记着难忘的时刻。“听到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我愣了半晌。那天小平同志登二炼平台的楼梯,步子可稳了。”
蒙难的唐山,已经按照小平同志的意愿崛起。如今每一天,都有200多种优质产品从这里产出。就在小平同志逝世后的第二天,唐钢工人日炼铁炼钢轧钢量均超历史最高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