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光明使者——记浙江省电力系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1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光明使者
——记浙江省电力系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陈静
1996年9月的一天,地处“八闽刀鞘、浙南深处”的浙江省云和县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村民们早早地回到自己的家中。这些往常天天盼着日头晚些下山,好在光亮中多做些工,多看些书的人们,今天却巴望着太阳早些下山。傍晚,暮色降临,性急的人们郑重地握着开关线,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光明驱散了黑暗,温暖涌入了心田。“我们有电了,我们有电了!”激动的喊声与喧天的锣鼓声、鞭炮声划破了寂静的山川,在崇山峻岭间回响。
有电了!这电,是浙江省150名电力职工志愿服务,日夜奋战送来的。
云和县是省级贫困县,县里7个没电的村子是最穷的。它们分布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山道陡峭崎岖,交通不便,通电难度极大,所需资金也较多。靠地方财力无法实现村村通电。浙江省电力局团委知难而上,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以消灭云和县无电村为重点的“光明工程”。
没有钱,他们就在全省电力系统开展“送光明、献爱心”捐款捐材料活动。活动开展两个多月,有40多家电力企业捐钱捐材料,价值18万元。1.8万多名干部职工捐款42.8万元。
人手紧,就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省电力局团委一声招募,赢得八方响应。东阳供电局党委书记不顾身患胃癌,亲自担任领队,并让儿子担任青年志愿者突击队队长,父子双双出征。很快,衢州、杭州、省送变电公司、金华、台州、丽水、云和7支赴云和山区义务架线电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
兵书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志愿者们坚持衣食住行自己负担,吃住在山里,不要电力局负担。在山里架线的时候,看到了乡村教师的清贫,看到一些失学的孩子,志愿者又坐不住了,他们捐出1万多元给7个村子的小学,深情地对乡亲们说:“让‘光明’与‘希望’同行吧!”
9个月艰苦的劳动过去了,25.6公里的输电线架了起来。这时的志愿者们才舒了一口气。当有人问:“累不累?”朱丽明,这位不到20岁的年轻队员说:“累。可一看到村民们盼电的眼神和墙上的标语:青年志愿者们,你们辛苦了!就忘掉累了。”
线通了,电有了,送光明的青年志愿者们要走了。消息传开,张庄村全村128名老老少少都聚集在村头为队员们送行,握手告别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了人们熟悉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声表达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爱,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感激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