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王国栋愿做炭火暖他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1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王国栋
愿做炭火暖他人
艾新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
1995年底,王国栋打开纸箱,将里面的钱一一整理好,一共是770张。那是他1994年元旦起每天早上投入一角钱攒下的。他把钱捐到公司领导手里,解释说:“一角钱对公司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这是我的一个小小心愿。”
一角钱能起什么作用呢?作为湖北省宜昌县昌生石材有限公司的农民合同工,王国栋为自己花钱时都是以“角”来计算的,异常苛苦。他每月的生活费限定在150元钱以内。外出办事,中午只买两个馒头充饥。为省下几角钱,即使看病,他也常常步行。1995年全年他只给自己添置了一件8元钱的衬衣和一双16元钱的解放鞋,仅仅240个一角钱。为公司和别人花钱时,他却变得慷慨大方。参加工作3年来,他共为6名大、中专学生和1名小学生资助了5160元,42次带着礼品去县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在宜昌市孤儿院认领了3岁的孤儿。一年中,王国栋13次去探望,给孩子买了4套漂漂亮亮的衣服和两双鞋子。正是王国栋从穿着和牙缝里挤出的一个又一个“一角钱”给绝望者带来希望,给困顿者带来转机。
福利院的老人不缺吃,不缺穿,缺的就是身边没有亲人。王国栋经常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去陪老人们聊天,帮老人做些事情,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93年1月,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王国栋就翻山越岭20多公里赶回学校,找到了比他低一届因家境困难而准备放弃考大学的张祖德。王国栋恳切地说:“你一定要读,国家缺的不是劳动力,是人才,你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为国家学习。”王国栋拿出800元钱送给他。张祖德考上大学后,王国栋又给他500元钱入学,并每月给他100元钱的生活费。张祖德感慨地说:“他对我一生影响太大了。”
3年多来,王国栋没有作过报告,没有上过报纸、电视、广播,但他的事迹不胫而走,感动着工人、农民、军人和学生。王国栋依然故我,默默地奉献,实践着他日记写下的人生追求:“让我的身躯变成一节炭火,把温暖送给他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