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美俄首脑会晤权轻重搁置分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5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俄首脑会晤权轻重搁置分歧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许宏治
俄美首脑赫尔辛基会晤已于3月21日晚降下帷幕。两位总统签署了关于欧洲安全等5个联合声明。在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们对会晤结果都表示满意。因为他们都捍卫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这次俄美首脑会晤距去年4月21日莫斯科会晤时隔将近一年。在此期间俄美之间积累了大量问题需在最高级进行讨论,特别是北约东扩问题上的争执,已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主要分歧。因而本次会晤被西方舆论称为“历史性”的会晤,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
这次会晤讨论了欧洲安全、进一步削减核武器、反导弹防御条约、禁止化学武器以及俄美经济合作等问题,双方特别关注北约与俄的关系问题。俄罗斯总统仍坚决反对北约东扩,认为这是一个大错误。而美国总统则重申,北约东扩计划不变,今年7月马德里北约首脑会议将决定邀请一些东欧国家加入。也就是说,双方在北约东扩与反东扩这个主要问题上的分歧仍没有得到克服。
尽管如此,双方还是达成了一些妥协。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致同意不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谋求一致,而同意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应存在伙伴关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则说,虽然俄美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找到了妥协解决的基础,即应签署一项俄与北约之间的条约,而且这一条约应由所有北约成员国元首签署,对各国都有约束力。条约要规定,不在北约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它们不得利用华约留下的军事基础设施。叶利钦还说,“北约作出原则性决定时将有俄罗斯参与”。但关于最后一点,克林顿的“说法”是,俄罗斯在北约作出决定时“将有发言权,而不是否决权”。
由此看来,俄虽然在这次会晤中未能克服与美的主要分歧,但它向北约方面提出的要求部分地得到了满足。事实上,会晤前俄方所抱的期望也正是如此。
此间舆论注意到,会晤前俄方的姿态有以下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方面接连发表强硬言论,坚决反对北约东扩,另一方面表示愿意谋求妥协。实际上仍是以强硬地坚持反对北约东扩,来迫使美方在涉及俄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作出让步,以达到“不违背俄利益”的妥协。例如,叶利钦3月6日在国情咨文中以及在随后的两次重要谈话中,均以强硬的言词重申反对北约东扩,同时又暗示俄准备谋求妥协。根据会晤前的动向,舆论界分析说,两国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没有松动的情况下,双方可能在经济、军备控制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这一看法已为会晤结果所证实。这次签署的5个文件中,有4个是关于军备控制和经济的。
从美国方面来说,在坚持北约东扩计划不变的大前提下,而且在北约与俄协商时坚持只给俄发言权、不给否决权的条件下,接受俄的某些要求,实际上也有思想准备。例如北约早就声明过,不打算在新成员领土上部署核武器等等。美国认为,俄罗斯毕竟是核大国,要继续鼓励它走“民主化”和市场化道路,而且德、法等西欧盟国也都主张,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不能和俄搞得太僵。因此,从大局看,适当作些让步,谋求妥协,对美也是有利的。(本报莫斯科3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