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四川男排何以不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5
第8版(体育)
专栏:

  四川男排何以不败
本报记者任建民
全国排球联赛开赛以来,四川男排连续13场保持不败,比赛还有一轮,冠军已经到手。
说起四川男排不败的原因,一位资深记者脱口而出:“实力那么强,经费又充足,内外条件都具备了,还能不赢?”
四川队具有强大的阵容:主攻张翔、张利明,主力二传周建安加上副攻朱刚,四名国手使四川队有大半个国家队之称。
四川男排的经费是其他队无法相比的。按协议,四川一家酒厂每年给队里提供超过100万元的经费,胸前广告又获得了10万美元的收入。
四川队的身材条件在国内极为一般,主力阵容中除了朱刚身高2米04外,张利明、张翔都是1米92,周建安1米91。他们是靠十多年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向管理要成绩
记者注意到,四川队的队医面前放着一个箱子,矿泉水在里面码得整整齐齐,上面贴着队员的号码。与其他队凌乱的矿泉水瓶相对照,一点小事反映出四川队管理上的细心。
领队魏则徐介绍说,四川队特别注重思想工作,年轻队员一入队就受到教育,要有纪律,有文化,有礼貌,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示队伍。老队员以身作则,新队员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前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李耀先说,可以看得出,四川队阵容整齐,作风不错,场上场下队员们都很守纪律。比赛时,替补队员都穿着短裤,披着大衣,在活动区内边记录边活动,没有一人坐着,这在联赛各队中绝无仅有。
团结就是战斗力
问到取胜的关键因素,主教练杨礼康非常肯定地说:“那就是全体人员的责任心和凝聚力,从领导到队员都非常团结,这是我们全队一个突出的优势。”
四川队的老队员和新队员之间,主力和非主力之间,教练和队员之间,教练和领队之间,都形成了互相尊敬、互相爱护的良性氛围。
四川省体委副主任、原国家女排队员朱玲每场比赛都要跟着看,并为队里筹集经费等,做了不少工作。她深有体会地说:“我更多的是抓管理,而不是技术。我也是打排球出身,技术上也经常能看出些问题,可都是在不损害教练威信的前提下,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提出来。”
目光高远脚踏实地
魏则徐说,联赛一开始,队里就提出了“争第一”的口号,目标订得高,不只是为四川争光,而且着眼于培养人,输送人,为中国的排球运动尽最大努力。
目光高远,但脚踏实地,四川队把自己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杨礼康说,与北京队比赛的后三局,是联赛开赛以来打得最差的,这是队伍不成熟、思想容易波动的表现。
领队、教练和体委负责人,几乎每个人都承认,队伍还有很多毛病。他们说,不怕出现毛病,但要反复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争取不利时及时扭转,比赛后再好好总结。
从记者与队里的接触中体会到,每一个人都不讳言自己的不足,居安思危,也是四川队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