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美俄核裁军妥协不易实施更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7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俄核裁军妥协不易实施更难
本报驻美国记者李云飞
美俄首脑赫尔辛基会晤达成的协议是双方都作出了某些让步的结果,因此双方也都可以说有所收获。近日,美国舆论谈论得最多的除了北约东扩问题外,就是美俄新一轮核裁军谈判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两项协议,认为它是一个“突破”。实际上,核裁军也是美俄首脑赫尔辛基会晤中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直到21日下午4时,双方才就此达成协议。
美俄(包括前苏联)之间到目前为止已经签署了三个核裁军条约:即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1991年的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1993年的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这次达成协议将要启动的是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谈判。根据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美俄双方各自拥有的核弹头到2003年时要减少到3500枚和3000枚,而目前双方各自大约拥有6000枚核弹头。按照这项条约,俄国一方面要销毁上千枚SS—18多弹头陆基导弹,另一方面还要生产大量单弹头的新型导弹才能与美国达到均衡,其费用之大可想而知。俄国家杜马至今未批准该条约。这次提出的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到2007年美俄各自的核弹头要减少到2000枚至2500枚。这样,俄国不需要生产新型导弹就可以与美国实现均衡。双方还同意,俄国销毁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核武器的时间可以延长一年,即到2003年12月31日为止。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谈判的难点在于,美国正在研制、部署的6个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否违反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这项条约允许双方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但其射程和速度要在许可的范围之内。美国提出的标准是射程3500公里以内,速度每秒5公里以内。过去几年里,美俄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多次谈判,一直没有取得结果。这次俄国方面也是到了最后一刻才表示,根据新的理解,美国可以继续研制、部署它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但今后美俄双方将每年就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交换情况。
美俄首脑会晤达成的战略武器协议中明确提出,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谈判要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经俄国家杜马批准后方能开始。于是,俄国家杜马能否批准第二阶段条约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首脑会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当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时,叶利钦总统说:“我想国家杜马将会根据我的建议作出决定。”克林顿总统马上语意双关地说:“好家伙,我真想能作出这样的回答。”
此间舆论认为,俄国家杜马在考虑批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时,议员们对北约东扩等问题的态度将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叶利钦总统能否说服国家杜马议员,还要看事态的发展。而美国方面,一些国会议员提出,美国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要经国会批准,白宫对此尚未明确答复。因此,美俄双方要使这些协议付诸实施,还有许多难题要解决。
(本报华盛顿3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