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英伦竞选开场民意倾向分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27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英伦竞选开场民意倾向分明
本报驻英国记者李文政
3月17日,英国首相梅杰谒见女王后宣布于5月1日举行大选,英国正式进入大选竞选阶段。梅杰在宣布举行大选消息的记者招待会上,尽量显得轻松自信。他声称,保守党是给英国带来变化的政党,英国需要继续变化,英国的变化需要保守党。梅杰希冀选民不要忘记保守党政府过去几年里取得的政绩,但持续低迷的民意,却显得与梅杰的愿望背道而驰。
最近,英国两大报刊《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民意测验的结果分别显示:工党领先保守党27%和25%。分析家认为,竞选伊始,这场政治角逐的高下已经相当分明。英国选民已经表明:他们对保守党政府感到厌烦,而对工党寄予厚望。保守党要在六周时间内扭转颓势,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造成保守党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梅杰政府上台伊始,便违背了竞选时不增税的许诺,以后又大幅度增税,加重了选民负担;在欧洲政策上,梅杰在保守党内亲欧派和欧洲怀疑派之间搞平衡,时而强硬,时而软弱,举措失据,经常食言;另外,政府在选民所关注的犯罪、教育、医疗、福利等一系列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也使选民不满。保守党分裂加剧,党内人士勾心斗角,梅杰时时受到派系斗争的掣肘,地位虚弱。五年来,保守党内丑闻迭起,声誉尽失。舆论认为,保守党已经变成了一个“疲惫的、分裂的、难以继续执政的党”。
英国的政治史,是两大政党轮流坐庄的历史。一个衰弱,就意味着另一个的复兴。1994年5月,当时工党的领导人史密斯逝世,年仅40岁的布莱尔出掌工党大权。在“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下,布莱尔对工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改组了工党领导班子,使工党与工会之间迅速地拉开距离,放弃了工党坚持70年之久的“公有制”纲领,并力图改变工党“高税收、高支出”和治理经济无能的形象。由于工党以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党的面目出现,靠近广大中产阶级,增加了自己被选民接受的程度。与此同时,在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上,布莱尔尽量既不惊动工商界,也给下层人一定实惠,以博取更多选民的欢心。
在近几年来举行的地方选举、补缺选举以及欧洲议会选举中,工党连连得胜,在巩固了苏格兰等原有传统地区优势的同时,大规模向英格兰、威尔士等保守党的传统选区入侵。
英国大选距投票只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保守党要争取第五次连任,工党要东山再起,双方都是志在必得。梅杰和布莱尔也准备上电视辩论一番。欧洲问题和税收、教育、社会保障等,将是他们辩论的焦点。就目前情势论,欧洲问题,诸如单一货币和疯牛症等问题,已把梅杰内阁打得七零八落,保守党难以提出新的应对策略。相反,由于工党处于在野地位,周旋余地较大。就工党而言,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如缺乏完整的施政纲领,缺少政府工作经验等。更重要的是,工党历史上糟糕的经济管理记录让人难以忽视。因此,工党要想在本次大选中获胜,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本报伦敦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