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从王庄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王庄说起
新华社记者崔海教
在我国农村,一种这样的名实分离现象正日趋突出:许多带有村、庄等字样的地方,实际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新兴城镇。
安徽北部小县——固镇,1965年在宿县、怀远、灵璧三个老县的边缘区域诞生。也难怪这里当年三县都不爱,光从地名看,最气派的一个地名是“固镇”,理所当然地成了县名。
在固镇县偏远的东南角,有个王庄。十几年前,这里确是一个庄:千余人,百十间房,一条坎坷的泥街道。现在,这里已经大变样:集镇面积5.3平方公里,纵横的4条柏油街道,街上路灯成排,两边楼房相连。全镇有程控电话500多门,居民用上了自来水。特别是这里的花生市场,是安徽省最大的花生专业市场,买全国,卖全国。小小的王庄,已和全国各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当年的王庄,现已成为固镇县的建制镇。
还有一个现象也很有意思:现在的王庄,王姓已不再称“王”。花生市场,带动了集镇建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百家姓”。当年千余人的小庄,现街道人口就已达1.4万。镇上各种姓都有。老房户王进才说:“在王庄,俺这‘王’姓已经变成小姓了。”
从安徽看全国,这种新崛起的、名实分离的小城镇更多。
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1978年这个村庄仅有的18户农民冒着风险包产到户,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现在,昔日那个18户的小村庄早已变了样。村上除农业大发展外,还建起了小岗工业区,与台商合建了镀锡铜线厂,与港商合建了石英石厂,村上还有运输企业等。小岗村不再像一个小乡村了。
沂蒙山区的罗庄,80年代初还是一个贫困的村庄。现在,这里已成为沂蒙山区第一镇。城镇建设飞速发展,已和临沂市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新兴城市,村民成了市民。
今日的华西村更不是一个村字能够概括。它的年工业产值已达20多亿元。
天津的大邱庄,十几年前也是一个贫困的村庄。现在,这个村的工农业总产值近百亿元。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
浙江省的龙港,13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现在已成为一座农民城。去年,这个昔日小渔村的工业收入占所在县工业收入的40%。
目前,我国农村已有5万多个小城镇,小城镇上的居民超过1亿,小城镇数是1978年的六七倍,它们也多是从小乡村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的崛起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吸引了上亿农民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都发生巨变。小城镇正成为我国新农村的典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