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集雨万点千滴灌溉千沟万壑内蒙古“112”工程给旱区带来福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2版(经济)
专栏:

  集雨万点千滴灌溉千沟万壑
内蒙古“112”工程给旱区带来福音
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山区多的国家,大家都弃荒而徙,“择水而居”是不现实的。内蒙古实施“112”集雨工程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治水,“巧用天公”,干旱的山丘沟壑同样可以享受田园生活,脱贫致富。——编者
本报讯春灌时节,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乡农民杨来福一家开始利用他们去秋存在水窖中的雨水浇地。据介绍,在内蒙古水利厅作为示范的准格尔旗和清水河县,已有近3000农户像杨家那样打了可以收集天上雨水的旱井。他们采取滴灌、渗灌、微喷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控制节水灌溉面积1.12万亩,达到一人一亩水浇地。目前,这种代号为“112”的集雨灌溉工程已经在全区水资源匮乏之地推广。
内蒙古中西部山丘区地上无河水,地下打不到水,十年九旱,有限降雨量常常以暴雨的方式在每年的8、9月份集中倾泻。实践证明,一户人家建一眼蓄水30立方米至40立方米的旱井或水窖,开发2亩抗旱保收田,即可以充分利用天上的降雨资源,发展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进而脱贫致富。最近一项对实施“112”工程的400农户调查统计,1996年每户人均产粮上千公斤,人均收入950元,全部解决了温饱。(张学俭张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