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领导干部应守住四条防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道德论苑

  领导干部应守住四条防线
侯宗宾
内容提要:领导干部应该从作风上、思想上、政治上和行为上守住四条防线:
耐得住艰苦。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否形成清廉节俭的风气,与国家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提倡艰苦创业精神,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顶得住歪理。腐败现象本质上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对剥削阶级思想意识方面的侵蚀,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人的行为受思想观念支配,是正确的观念居主导地位,还是歪理占上风,对个人行为走向至关重要。
抗得住诱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诱惑,但要经常反诱惑;经常会有腐蚀,但要经常反腐蚀,不断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管得住小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管好自己的行为小节。人民群众评价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往往是从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导干部的车子、房子、票子、孩子上面做出判断的。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科学地分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全党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奢侈挥霍之风;要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加强学习,讲求共产党员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结合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领导干部应该从作风上、思想上、政治上和行为上守住四条防线。这就是:
耐得住艰苦
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否形成清廉节俭的风气,不仅是社会风气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它与国家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把艰苦奋斗作为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之一,告诫全党“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创业”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改革开放19年来,我们党涌现出一大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好干部。但是也要看到,有些党员干部贪图安逸、贪图享受的思想不断滋长,艰苦奋斗的风气日渐淡薄。这几年,中央纪委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并查处了一些违纪案件。为什么党内一些领导干部耐不住艰苦,贪图物质享受,犯错误、栽跟头呢?从思想认识上分析,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有的人把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看成是“呆板”,把以权谋私看成有本事。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人,就会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总觉得自己的收入太微薄,生活太清贫,衣食住行太寒酸。这就难免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左右,由耐不住艰苦,发展到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例如,一个犯罪分子交代说:“我为党工作几十年,老老实实,不贪不占,廉洁奉公,有人说我假正经,也有人说我傻,没本事。想想也是,当了多年的领导,家里没有值钱的东西,不如趁在位时捞一把。”结果他在退休前被送进了监狱。
有的人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不合潮流了,搞市场经济就是要高消费。共产党人不是苦行僧,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正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上好日子;我们也不反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民群众共享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不允许党员领导干部挥霍公款搞超前消费。如果一个地方群众的温饱还没有解决,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那里的干部却买高档轿车,建高档住房,这在人民群众中将是一种什么形象?现在有些人不以艰苦奋斗为荣,反把铺张浪费、夸富比富当作潮流和时尚,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势必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和腐败现象。
有的人把艰苦奋斗与开拓精神对立起来,认为搞现代化只需靠科学技术和开拓精神,艰苦奋斗不是改革者的形象。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艰苦奋斗,本身就包含着新的内容和要求,这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从体制上看,我们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和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在政治、经济、组织、人事等领域引入了平等竞争机制,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人们艰苦奋斗。从实践上看,任何一个地区、部门或企业,无论科学技术的运用,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脱贫致富,健康发展,都离不开那里的领导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相反,一掷千金、铺张浪费,不可能真正把经济搞上去,更不是改革者的形象。
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创业,首先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共产党人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幸福,而是为了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60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90年代的孔繁森、李国安、吴金印等,他们的特点就是耐得住艰苦,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甘愿自讨苦吃。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苦乐观。
提倡艰苦创业精神,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从物质形态上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同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是根本对立的;从精神形态上看,奋发进取、拼搏创业同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是根本对立的。如果我们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就容易滋生蔓延腐败现象,就有被糖衣炮弹打中的危险。因此,耐得住艰苦,保持共产党人作风上的纯洁性,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守住的一条防线。
顶得住歪理
我们正处在历史转折时期,各种思潮纷繁杂陈。一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有可能乘机而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之一,就是思想文化的渗透;二是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三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的腐朽没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对广大党员干部潜移默化的侵蚀作用不可低估;四是各种经济成份和多种利益主体的客观存在,也使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在每个同志的思想中,是正确的观念居主导地位,还是歪理占上风,对个人行为走向至关重要。目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时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些歪理:
有的讲,“个人主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个人利益的存在及其历史作用,但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一己私利为核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个人主义的盛行,不仅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泛滥,而且还会毁掉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
有的讲,“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腐败是人的本性的表现”。历史告诉人们,自私自利观念不是人的天然本性,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几千年的私有制度在人们头脑中的烙印。腐败现象本质上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它危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没有什么合理性。
如果任其歪理流传,势必扰乱人们思想。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错误的思想一抬头,就要及时发现和识别,进行必要的分析、批评和引导。在歪理侵蚀面前,领导干部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制止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如果领导干部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不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一旦思想防线被突破,就很容易由思想上的动摇发展到经济上的犯罪。
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犯错误,同他们不加强学习,不注意修养,是密切相关的。思想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打好理论功底。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顶得住歪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思想上的纯洁性。
抗得住诱惑
我们一直讲共产党员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三大考验”进一步具体化,要求党员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从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案件看,近年来,腐败现象向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渗透,案件的性质从单一性向多重性发展,即经济领域中的犯罪分子不择手段地捞取钱财之后,又不择手段地拉拢腐蚀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他们因人而异,投其所好,但主要手段是金钱和美色。据统计,1996年全国因贪污受贿等经济类问题受处分的,占受处分党员总数的44.8%,同比增长21.6%;因腐化堕落、道德败坏受党纪处分的,同比增长12.5%,受政纪处分的,同比增长15.8%。
清代史学家总结历代贿赂的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做“贿随权集”。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而运行,这个结论今天同样适用。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因此,作为掌权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为谁掌权,为谁用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增强公仆意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相反,如果把权力作为等价交换的商品,就会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这不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是犯罪,而且最终也会毁了自己。
如果我们对金钱、美色的诱惑做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情况:一种是“设诱者”,即以金钱、美色作诱饵,拉你下水;一种是“寻诱者”,即自寻“糖衣炮弹”,不用拉就下水。所以,要防诱,净化、清理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净化、清理自己头脑中容易被诱的因素。也就是说,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决定因素是内因。这个内因就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领导干部要联系实际,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种改造不是封闭的,不能像过去那样关起门来讲拒腐蚀,永不沾。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经常会遇到诱惑,但要经常反诱惑;经常会有腐蚀,但要经常反腐蚀,不断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抗住诱惑,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政治上的纯洁性。
管得住小节
中央纪委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先后制定了31个“不准”,对领导干部吃、住、行等方面的行为作了具体规定。最近,中央又将出台《廉政准则》。有的人认为这些规定太琐碎,都是生活小事。其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管好自己的行为小节。因为小事情体现着大道理,人民群众评价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往往是从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导干部的车子、房子、票子、孩子上面做出判断的。从个人角度看是行为小节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蔓延成风,就会成为群众议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难点问题。有些同志不大明白这个道理,放任小节,而由小节不保到大节有失,又是犯错误党员干部的共同规律。从查处的腐败分子看,有些人当初并不是贪得无厌的,他们从人民公仆堕落为腐败分子,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渐变过程。往往从管不住小节开始,在小事情上打开缺口,由看不惯到看得惯,由不敢干到跟着干,由贪小便宜到索贿受贿。贪欲一开,便如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毁了自己。
管住小节是一个人的人格修养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有益的格言。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先“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先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再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善不扬,大善难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牢记这些格言,对及时提醒自己避免犯大的错误,是很有益的。管住小节也是一个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体现,它与人格修养相比,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先进的党性与高尚的人格是统一的,党性作为政党的本质特征,不仅贯穿在党的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体现在党员的具体行为中。因此,管住小节,是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怎样才能管住小节?要严字当头,从我做起。要按照中央纪委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格自查自纠。比如,现在礼品越送越贵重,对拒绝不掉的礼品,要按规定登记上交。有的领导干部对几百元、上千元甚至更贵重的礼品也敢“笑纳”,这就很危险了。有的同志认为,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必管那么严,抠那么死,不出大格就行了。其实,细微处不谨慎,长此以往,就很可能出大格。要大力倡导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达到慎独的境界。在廉洁问题上,做到有人知道与无人知道,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个样。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从我做起,就会影响和带动整个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