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理想追求与现实功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0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理想追求与现实功利
张式谷
人要有理想,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不是“空话”、“大话”?理想建设是不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是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选择?这是当前进行理想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
诚然,理想与现实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矛盾。因为理想是主体对未来的设想和期望,它属于可能性的范畴;而现实则是此时此地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理想还具有高于现实、超越现实、扬弃现实的特征,由于现实不能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需求,主体才为了追求理想生活而不断变革现实,再造现实。没有超越现实的理想,便不会有超越现实的行动,人和社会就没有进步可言。实现理想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认识和解决理想同现实之间矛盾的过程。
理想与现实不仅存在矛盾性,而且存在统一性。科学理想的建构必然是现实的产物,必须由现实的发展来检验,并且必将归结为未来的现实。现实是理想的生长点,而理想则是现实发展的指南。人类的一切现实活动,都是在这种或那种理想的指引下进行的,都是把理想目标作为自己现实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和动力。把理想和现实截然分开,认为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才是实在的,这种理想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观点,抹煞了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客观事实。理想与现实从来是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理想中包含着现实的成分,现实中蕴藏着理想的因子;今天的现实是历史上理想的实现,今天的科学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又是未来新的理想的现实基础。在当今社会,难道人们只关心现实功利而没有理想追求吗?在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实际利益的纠葛而没有不同理想的冲突吗?即便是“用对钱袋的影响来衡量每一种活动”(马克思语)的人,也在追求一种“理想”拜金主义“理想”。理想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并不是不要理想,只不过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理想罢了。
讲理想决不是徒托空言。理想作为一种超前性、导向性的观念现象,同其他精神现象比照,有其更高层次的抽象性和典型性。相对于现实的东西,它应该以更加完善的形态表现自己。从这一方面看,理想似乎是很“虚”的。但是,科学理想并不是“神奇的预言”,使人感到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它应是一个由多层次、多阶段组成的系统结构,是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认识和把握,从而一步一步使其成为现实的目标。从这一方面看,理想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的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就具有这样的品格。它是崇高的,又是经过团结奋斗能够达到的;它是宏伟的,又是体现在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体现在现实的人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工作作风、行为方式之中的。
至于谈到共产主义理想,也应作如是观。理想作为超越现实的目标,都是表现为过程而存在的。它的层次越高,实现过程便越长。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为这一理想而奋斗,是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最终社会目标和最高价值选择。同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又必须经历漫长的艰难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将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不同的阶段也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长远理想目标的要求拿到现阶段来超前实现,同时在规划和实践现阶段的目标时,又不能脱离长远理想的方向。
唯物主义者从来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不过是一种空想。我们反对的是狭隘的短视的自私的功利主义。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这样两个世界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失去任何一个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法国文豪雨果说得好:“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