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罗马—北京大路相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3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罗马—北京大路相通
本报记者郑园园罗晋标
4月的亚平宁半岛,绿满大地。在这美好的季节,乔石委员长对意大利进行了正式访问,怀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而来,带着交流对话后的喜悦而去。几天的访问中,乔石委员长同意大利总统、参议长和众议长、总理及外长等领导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与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亲切的对话,友好的磋商,使中意两国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乔石委员长曾于1986年和1987年两次访意,而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身份访问意大利,这还是第一次。乔石委员长和普罗迪总理会见时说,10年前熟悉的面孔这次不见了。普罗迪解释说,意大利政权更迭频繁,领导人变动比较多,不过,他请委员长放心,意大利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政策不会变。斯卡尔法罗总统也告诉中国客人,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意大利人民的共识,各界对此都没有疑义。
自1970年中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平稳地向前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把中意关系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向更广泛的领域,是双方共同的迫切要求。普罗迪总理认为,中意应该加强对话,共同迎接21世纪。这方面,意大利已经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它决定与法国、德国、西班牙采取一致行动,不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搞针对中国的提案。意大利领导人认识到,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家,一个在社会、司法、人权等领域不断取得进步的国家,有能力自己解决面临的种种困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任何对抗性的制裁措施都无法阻挡它前进的步伐。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是西方国家的明智选择,符合时代的主旋律。
事实上,乔石委员长在这次访问中,已经与意大利领导人进行了建设性对话。乔石委员长向意大利领导人介绍了中国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也介绍了全国八届人大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重点,加强了经济立法工作。意大利领导人也谈到本国南北经济差别造成的矛盾、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的难题等。建设性的对话,使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加深了了解,为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米兰是意大利北方的工业重镇,对华经贸关系十分密切,米兰地区的企业家把中国看作重要合作伙伴。4月11日上午,乔石委员长在米兰伦巴第大区企业家协会会议厅会见了一批知名企业家,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情况。企业家们以极大的兴趣向乔石委员长提问。有位企业家问,在华合资企业的产品在中国销售是否受到限制?乔石委员长表示,中国过去曾对外国投资给予优惠。随着情况的变化,国家不再给外资企业优惠,各类企业要通过市场竞争销售产品。有企业家谈到香港回归中国后的外国对港投资问题,乔石委员长强调,香港回归中国后,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至于外国企业家对华投资,想通过香港或不通过香港,我们不过问。与会企业家们感到,乔石委员长的回答坦率、诚挚,令人信服,报之以一阵阵掌声,大厅内洋溢着友好热烈的气氛。
意大利全国公路协会主席瓦罗里在谈到乔石委员长的意大利之行时,很有见地地对我们说,西方有谚语云: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现在,我想说,条条大路通北京,罗马—北京大路相通。(本报米兰4月1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