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江苏省公布六十四个县市小康进程序列常熟市“小康”水平居榜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4
第4版(要闻)
专栏:

  江苏省公布六十四个县市小康进程序列
常熟市“小康”水平居榜首
本报讯以“沙家浜”闻名的江苏省常熟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少居民住别墅、看彩电、装电话已成平常事。人民群众致富后十分注重精神生活,一位名叫华瑞芯的农民家庭藏书达2万多册。4月初,江苏省政府公布的64个县(市)小康进程测评序列中,常熟市名列榜首。
常熟市财政收入连续14年名列全国县(市)前列,早在1994年就实现了“小康”目标,农民的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社会保障与社会治安六大方面的16个“小康”指标全部超过标准。近几年来,常熟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港兴市、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带领百万市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80亿元,财政收入11.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5元,城镇居民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7920元,年末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达83.72亿元。
常熟市先后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先进、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等称号,市民的精神生活丰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以市文化馆、32个镇文化中心和200多个企业俱乐部组成的文化阵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市图书馆藏书量超50万册,居国内县(市)图书馆之首。全市城乡涌现一批业余书画家,翁承豪业余创作的版画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常熟输送的运动员周丹、王菊多次获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常熟市在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去年全市初中升高中比率达73.1%,高考录取率为83%。常熟市还办起了江苏省第一所文明市民学校,至今全市150多所市民学校已成为广大市民在业余时间学政治、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的阵地。
常熟市委书记江浩、市长唐伟萱认为,常熟市民之所以能安居乐业,靠的是党的富民政策,也离不开优美、安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常熟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向市民承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警车实行全天候巡逻。近几年来,常熟市集中财力10多亿元,在保护好具有3000多年历史古城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新城区和风景区,进入了全国卫生城市行列。
对少数困难的职工和农民,常熟市开展“送温暖”和“再就业工程”等社会保障工作。去年,全市城镇居民的失业率控制在0.6%以内,并实施职工最低工资制度。如今,常熟市正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王鹤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