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会海”和“会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会海”和“会荒”
张登贵
对于“文山”“会海”,人们早有议论。近日又听说,一些地方,“会荒”也很严重。不只是农村,城里也有。有几家企业职工向政府部门反映,他们的公司、工厂多年没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了,工人们只看见厂长经理外出开会、回来开会、白天开会、夜里开会,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开些什么。
看来,“会海”多是出在领导部门,领导环节;“会荒”多是“荒”在群众身上。领导“会海”,群众“会荒”,看上去似乎是个安排问题,深思一下,就会发现,不只如此。“海”与“荒”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领导干部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第一,是不相信群众。决策之前,不征求群众意见;决策之中,不让群众参与;决策之后,只要群众执行,不向群众解释,当然用不着开会。群众不知所以然,执行起来效果自然会打折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有些干部却倒过来看:自己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才是幼稚可笑的。
第二,是不关心群众。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越来越有价值,无论工人、农民,还是其他劳动群众,要想家庭富裕,事业有成,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十分重要。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获得;有一些信息,比如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会议的精神,政策法规的颁布,以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等等,得通过传达、学习才能正确领会和把握。长年不开会,让群众长期处于不知情、不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的状态,不能及时接受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由于“大道不通”,造成“小道乱哄”,都会给国家、集体和群众带来损失。
第三,是不尊重群众。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农民和其他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有权利了解国家大事,参与重大决策,接受教育和帮助。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权利对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长期不开群众会,不向群众汇报自己的工作,不给群众以发言的机会,这实际上剥夺了群众监督的权利,致使许多问题长期发现不了,解决不了。到了小疮养成了毒瘤非割除不可时,才大吃一惊,但为时已晚。
考察“会荒”的根源,还得与“会海”联系起来。领导者的精力耗入“会海”之中,群众的“会荒”也就难以避免。群众长期处于“会荒”状态,就会降低主动参与的热情;失去了群众的智慧和参与,领导者不得不坐下来去开许多本来可以不开或者少开的会,以解决问题。“会海”与“会荒”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会海”和“会荒”的根子之一,就是淡忘了群众路线。治理“会海”和“会荒”,就得从根子上抓起。只要我们的干部坚定了群众观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上面“会海”、下面“会荒”的不正常现象,才可能得到纠正,各方面的工作才更有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