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阿以关系恶化谁之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08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阿以关系恶化谁之过
刘水明
由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引发的巴以危机,不仅导致双方暴力冲突持续不断,而且也使有所改善的阿以关系严重倒退。
最近在开罗召开的阿盟外长理事会第一百零七届例会,一致通过了《关于以色列破坏和平进程的决议》,建议各成员国采取如下措施:中止在和平进程框架内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步骤;断绝与以的来往;关闭阿拉伯国家与以互设的贸易和外交代表处;停止参加中东和会多边谈判;保持和重新启动对以的“一级经济抵制”,即禁止与以发生直接的经贸关系。
众所周知,自马德里和会以来,巴以签署了原则声明,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多座城市实现了巴自治;约以缔结了和平条约并正式建交;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阿曼和卡塔尔等五国与以建立了低级别外交关系……短短几年功夫,从马格里布到海湾,和解之风吹拂。随着和平的推进,1994年9月,海湾六国率先宣布停止对以的间接经济抵制。接着,又有部分阿拉伯国家采取了同样步骤。和平为以色列带来了更大的政治外交空间和经济发展机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色列现政府的强硬路线使阿以关系改善的势头难以为继,哈尔霍马定居点问题终于迫使阿盟亮出“黄牌”:“冻结关系正常化步骤和维持一级经济抵制”。以色列政府可谓自食其果。
阿盟外长理事会作出上述决议,目的十分明确,即要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上“三管齐下”,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迫使它停建东耶路撒冷哈尔霍马定居点,接受马德里和会框架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履行它同阿拉伯各方签署的协议,以拯救和平。阿盟外长理事会的决议在以色列朝野引起了强烈震动:内塔尼亚胡形容恢复对以制裁是一种“政治暴力”;利维外长抨击决议是“破坏和平进程”,旨在搞垮以现政府。而反对派则批评利库德政府应对以重新陷入国际孤立境地负责。工党领袖佩雷斯日前呼吁组成民族团结政府,以避免战争灾难。
敦促阿拉伯方面尽早放弃对以经济抵制,是美国调停阿以和谈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阿盟外长理事会强调要维持对以直接经济抵制,显然也是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立场的抗议。美国已有些坐不住了,它又做出了要积极干预解决巴以危机的姿态。克林顿急邀内塔尼亚胡访美,拟提出和磋商消除危机的“新设想”。但“解铃还需系铃人”,巴以危机能否缓解,和谈僵局能否打破,阿以关系恶化的势头能否扭转,关键是以色列能否同意取消或搁置哈尔霍马定居点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