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高校与企业结合的实践——访法国达·芬奇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4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高校与企业结合的实践
——访法国达·芬奇大学
本报驻法国记者果永毅
巴黎附近的上塞纳省,有一所刚创建却引人关注的大学——达·芬奇大学。它的名声缘于它的特点: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和实践场所。
这所大学是根据该省议会主席帕斯卡先生的创议而创建的。帕斯卡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办学思想: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既有较深理论功底,又能驾驭经济形势变化、并能尽快和较好进入现实经济生活的实用型人才。而法国大学教育与实际需要有一些脱节现象,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创办达·芬奇大学,就是大学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应帕斯卡的邀请,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访了这所学校。
学校地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巴黎新区拉德芳斯。刚一跨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巨大舰船形教学楼。陪同参观的校方负责人介绍说,这一设计体现了该校搏击世界经济风浪的雄心。
在宽敞的图书大厅里,校方负责人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貌说,该校从创议到竣工,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
根据创议思想,一半以上的投资是由相关企业提供的。1996年正式开办,教学业务都是由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的,这样可以保证教育与市场实际需要相协调,学生从一开始就与企业融为一体。大学设有欧洲技术与管理系、经营与贸易、科学与技术、工程设计、环境以及文化经济等专业。现在在校学生总数为2200多人。到2000年时,学校可接收5000名学生。现在在这里就读的除法国学生外,还有欧盟国家及世界各国的学生,其中包括四名中国学生。
应记者的请求,校方负责人详细地介绍了企业与学校的相互关系。学校实行“横向教学法”,即学生在科学、技术、管理与贸易等诸学科轮流接受教育。学校设立一个“见习生培训中心”,专职负责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五年之中,企业实习占一年半时间。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始终与企业保持着经常性的密切联系,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学校还可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继续教育。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活动,对大学毕业后的学生进行再培训,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地更新知识。
达·芬奇大学具有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为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最方便的条件。它为适应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实行开放教学的方针,它的欧洲技术与管理系面向欧洲。其教学一半在法国进行,另一半分别在英国的布赖顿大学、德国的罗伊特林根大学和意大利的都灵工学院进行。它的口号是“五年寒窗,决胜欧洲”!
在访问结束前,米歇尔·巴拉特校长风趣地说,学校取名达·芬奇,因为这位四个多世纪以前的伟人在法国人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个个都能成为像达·芬奇一样出色的人才,以建设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