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说“人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2-05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说“人情”
谷长春
“人情”一词不含褒贬,它既指人间真情、人之常情,又指情面礼节、往来应酬。“中国自古是个人情大国”,这话是赞扬还是揶揄?难以一言蔽之。的确,作为道德,作为习俗,“人情文化”的传承最为绵延持久,我们的列祖列宗关于“人情”的古训何其多,与“礼仪之邦”相联系的,如“礼之用,和为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礼尚往来”……善哉美德;若与“封建礼法”相联系,则利来禄往礼当先,“人情大于王法”了。时至今日如何继承与扬弃,不言自明。
“人情”反映“世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丰富、活跃,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多了,亲朋邻里、同志同仁你来我往、厚情重谊,遇事互相帮助互相关照。来而不往非礼也,人情“走动”更加频繁。这也是对“史无前例”时期“心中有话对谁说,壶中有酒与谁喝”那种六亲不认、人人自危的反拨吧。
然而,事之美恶皆有度,适度有益,过则为害。“吃喝送礼人情风,刮遍东西南北中”,这则民谣反映了现实生活人情风之烈。过去的“礼尚往来”一般只有婚、丧、寿、年之类为数不多、约定俗成的“项目”,而如今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生孩子不仅做“满月”,还要做“三朝”礼、“周岁”礼。过去办寿,无非是有的人家请少数至爱亲朋为长辈庆“花甲”、“古稀”,现在不仅有三十、四十“自寿”的,竟有的家长为十岁儿童摆“寿宴”,大操大办广收礼金的。上梁(建房)、分家、乔迁、升学、招工、参军、入党、调转、晋升……都要“随礼”,而且城乡互相感染,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情人节也搞礼仪应酬,大有“城风乡渐”之势。前些年多是送实用的物品,如今大都干脆给钱了,有的地方甚至探病也以钞票代替鲜花水果,你攀我比,筹码日高。人情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依托于少许物质是它的外在表现,自古就有“礼轻情义重”之说嘛!而变异成“认钱不认人”,便“人情似纸张张薄”了。
更不应该的是,在办案、征税、贷款、发照、批证、收费甚至任用干部等执法和行政活动中,也兴送礼之风,渗入浓厚的人情关系色彩。“礼”也是一种“法度”,讲人情有尺度,“发乎情,止乎礼”,不可出格。把“人情”置于法律、政策、原则之上,必将危害社会。
“人情风”如此猛烈,有着交织的复杂原因。就社会心理来说,有从众、虚荣、补偿等心理,同时它也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一种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逐步完善,给整个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但也有人“一切向钱看”。这种风气甚至给人们造成“一处不浇油一处就不转”的心理定势。至于有的宵小借“人情风”敛财,另当别论。
人是社会的人,又是有感情的,人的一生总要结识很多人,交流情感、互相照应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如果总是硬邦邦的、冷冰冰的“不讲人情”,那是不可想象的。问题在于,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规范转型时期,如何引导人们继承“人情文化”的精华而摒弃其糟粕,使人情往来走向正常。
关于不正常的“人情”的危害,如“人情债”不胜负担、“人情网”孳生腐败、以“人情”的名目化公为私、“人情风”对人们思想的腐蚀作用等等,传媒已屡有披露。我想,把正确地对待“人情”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非小题大做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