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雅俗之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3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雅俗之辨
邢建昌
文化的雅与俗是一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的范畴。雅,凝聚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标识着人类文明所能达到的境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形式的经典。雅的展开可以作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正因为这样,世界史上文化的雅化是普遍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把弘扬高雅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对雅的追求成为人们在满足物质生存需要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雅在展示和深化人的本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独立自主性。但是,当雅一味雅化而远离世俗生活的滋养时,雅的形式就有可能成为僵化的形式,反转过来成为扼杀文化艺术创造中的任何新思想、新形式的借口。当年孔子将古雅之乐奉为绝对的标准,而无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创新意义的“郑卫之声”,提出“放郑声”的主张,实际等于扼制了民间文化发展的生机。在古代,崇雅极易和复古联系起来,以古为雅,崇古贱今是相当多腐儒的信念。崇雅和复古结合,便成为一种文化保守力量,阻碍文化的发展。“雅”一旦失去了与世俗生活的血肉联系而步入象牙之塔或被奉为普遍的、绝对的准则,其自身的生命力就值得怀疑了。俗的极端发展会使文化面临灭顶之灾。如明末出现的文化世俗化潮流,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在流变中所表现出的放纵情欲、金钱至上、语言粗俗无疑是其糟粕,需要摒弃。由俗的极端发展所造成的文化灾难使当前的文学浅俗化、平面化,造成了读者的冷漠。一些作家降下理想的旗帜,与世俗生活认同。拒绝理想、摒弃崇高,甚至以游戏人生和语言粗鄙为时尚。如果说,瓦解伪崇高、伪理想,是我们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以俗的极端方式达到上述目的,又不能不使我们的文化建设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雅与俗各自的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不能笼统地崇雅鄙俗或扬俗抑雅。一种健全的文化生态,既不是雅文化的一枝独秀,也不是俗文化的独行其是,而是两者的交相辉映,共存共荣。
雅与俗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过去考察雅与俗的关系,总是在一个二元对峙的假定性理论前提下进行。实际上文化的发展是十分复杂的。雅与俗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主要体现在:(1)俗是雅诞生之母体,雅则是俗追求的目标。民歌风谣的流行,才有了《诗三百篇》。鲁迅先生曾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但它们经过时间的冲刷、涤滤,特别是文人的加工而臻于完美、雅致,成为名副其实的雅文艺了。相反,停留在粗俗的层面而不主动以雅化为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俗的形式亦会被淘汰。自宋迄清,通俗小说甚多,据专家著录小说名目有800余种,还都是有过刻本的。但多数寿命很短,以后就消亡了。原因之一是作者一味迎合低级趣味,媚俗,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吸引力。正因为这样,世界范围内俗的雅化是普遍的文化现象。(2)雅俗位移。雅与俗是一对流动的、历时的概念,此时此地的俗,彼时彼地便成了雅,反之亦然。先秦时期被称为俗乐的“郑卫之声”,至汉代竟堂而皇之走上了朝廷和郊庙祭祀的神圣殿堂。《礼乐志》记载:“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协于钟律,而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郑声的俗乐色彩慢慢剥落,而成为新的雅乐。而一种高雅的文化形式,当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时,也会成为通俗的形式而被广泛接受。所以,王国维说:“雅俗古今之分,不过时代之差,其间固无界限也。”(3)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相互依存,相互包含。雅的通俗化和俗的雅化是一个双向流转的过程,实践提出了从雅俗分赏向雅俗共赏的转化。雅俗共赏论者从创作和接受者角度丰富了对雅俗关系的理解。
雅与俗不可分割的关联,并不意味着两者永远处于亲和状态。“雅俗共赏”论也不是要求雅与俗双方以牺牲各自的个性而达到所谓不俗不雅。如果说,俗的雅化是普遍的文化现象,那么,对雅的俗化则要辩证分析。如果雅一味迎合世俗而迁就大众,则难免走向劣化。如目前在工商文化语境里,大量雅文化降格以求,或通过“文化快餐”的形式供大众消费,或以影视化的手段取媚观众,结果造成高雅文化中精神因素的稀薄和审美品位的降低。
还应该看到,一定时代的文化以雅俗互渗、共赏为标志,另一时代可能以雅俗相激对峙为特征,雅则极雅,俗则极俗,而不论雅俗,都有品位。雅与俗既相激对峙,又互渗统一的格局,不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力量,也往往真实地勾勒出某一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轨迹。一方面是雅文化以自己的魅力向俗文化施加影响,迫使俗文化自觉追求雅化的境界;另一方面,俗文化的广泛影响势必给雅文化造成压力,迫使雅文化面向民间,审视自身,主动调整生存格局,寻求发展空间。这样,雅与俗就都在既相激对峙,又互渗转化的格局中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同时又没有泯灭自己的个性。文化的发展往往既以雅与俗的对峙为前提,又以雅与俗的交流互渗为趋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