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音乐厅里的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3
第4版(副刊)
专栏:读者信箱

  音乐厅里的怪事
编辑同志:
三月二十二日,我在北京音乐厅里见到了奇怪的一幕。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去音乐厅欣赏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会。因进场时没领到节目单,场间休息时想到前台索取一份。服务员告知,节目单已发完了。
我很遗憾,正欲返回演奏大厅,不料一旁的暗处角落里,一位在此打工的大学生模样的服务员却在兜售他私自“囤积”的节目单。“三十块钱一份”。低声“报价”的语气虽然不壮,却很果决。
堂皇的音乐厅里居然也有这样的“黑市”,实在令人惊讶。我求“单”心切,只好认挨一刀。
事后,心里很堵得慌,有些话不吐不快。北京音乐厅聘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为领座员、服务员,曾一度在社会上传为佳话。人们赞赏音乐厅经营者的明智,也欣赏大学生们对高雅艺术的尊崇。我希望人们不要因了音乐厅里发生的这一桩怪事而发出这样的喟叹:“如今的大学生真够呛!”就在那位小伙子操持他那不光彩的生意时,旁边另一位在此打工的女学生以警告的口吻说:“好哇!你可让我看见了。”这至少是表明了不苟同的态度。
我以为问题出在音乐厅的经营管理方。他们大概下意识地以为,文化素质高的人,就可以放松管理了。文化素质只是人的自我约束力的基础,但自觉性永远不能取代规章制度和相应的贯彻、落实。五个手指不一般齐的道理再简单不过。
其实,北京音乐厅对其服务人员管理、培训上的松弛在其他方面也已初露端倪。笔者近来不止一次在音乐厅见到这样的情形:台上乐队已开始演奏,观众席上却仍有人入场。既然立下规矩,何不严格执行?
读者韩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