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金陵刻经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3
第4版(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金陵刻经处
石永红
在南京市闹市区,延龄巷与淮海路的交叉路口处,有一座闹中取静的院落,庭院开阔,朱门中开,院内花木扶疏,肃穆清静。这就是以木刻佛经享誉中外的金陵刻经处。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刻印流通木版佛经的场所。
金陵刻经处初建于1866年,至今已有128年历史。它的创始人、清末著名佛学家杨仁山居士精通佛学,其思想曾被梁启超在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称为“晚清思想界一支伏流”。他有感于当时佛教典籍多毁于兵火,无书流通,乃邀集同人分头募捐刻资,倾40余年财力和心血,广泛搜求佛典,精心勘校注疏。
据刻经处元老们介绍,杨居士刻经不同于一般寺院经坊,特别注重学术研究。他在刻经处创办了“祗洹精舍”,自讲佛学,影响很大。门下不仅出现了欧阳竞无这样的佛学大师,还有谭嗣同、章太炎等革新派人物。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就是在刻经处写成的。
杨居士1911年逝世时已刻印流通经典百余万卷,印造佛像10余万张,其中有隋唐间失传、千余年未曾出现的典籍。
刻经处在旧社会历经沧桑。到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人员散尽,房产被占,数万块经版几乎被送掉。1952年在政府和佛教界共同努力下收回房产,重振业务,又将北京、天津、江苏、四川等多处寺院的经版汇聚于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刻经处面临灭顶之灾时,国务院专门致电指示保护经版,这才使其免遭焚毁。
1973年,杨仁山居士的孙女杨步伟和她的丈夫、著名学者赵元任先生回国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恢复刻经处的请求。周总理立即指示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与中国佛教协会一起着手恢复。刻经处的深柳堂、影堂、经坊等旧建筑都按历史原貌翻新,并新建了一座两层楼房作为经版库房,刻经流通业务也于1981年重开。
金陵刻经处至今完整保留着我国传统的木刻印刷技术。这种技术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只用来印刷少数古籍珍本和佛经、道藏。
木刻印刷主要有写样、刻版、印刷、装订4道工序,全为手工操作。写样,就是在选好的木板上写上样字。样字必须反着写,而且是从右向左。刻版用的木板很有讲究,要用木质细腻的野梨树经过复杂的加工,使它容易镂刻又不易生虫;然后分割成长26厘米、宽17厘米的木板,正反两面刊刻。刻字的大小和字数都是一样的。刻完正反两面一块版,需要六七天时间。
印刷时先用棕片做的刷子给版子上墨,放上纸后再用擦子在反面擦印,每人每天可印1000多张。特制的印经用墨由松烟、面粉、酒、醋等原料调匀而成,须发酵3年以上才能使用。纸是我国特有的毛边纸。
印好以后,经过切边、装订,就能和读者见面了。刻经处印出的书素以字迹清晰、墨色鲜明、版式疏朗、字大悦目而著称。
金陵刻经处被人们称为了解佛教文化不可不去的地方,这里的佛经经百多年积累,几乎集中了晚清到民国的所有研究成果。它在我国佛教中的地位,绝不亚于各名刹大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