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打工何必都进城田里照样能赚钱夏津兴起“农田打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4
第2版(经济)
专栏:

  打工何必都进城田里照样能赚钱
夏津兴起“农田打工”
本报讯“想挣钱到农田,别人方便咱方便。”在山东省夏津县农村,常听到一些有劳力、有机具的农户靠在家乡打工挣钱的事儿。
一天上午,笔者在宋楼乡黄官屯村看到,80岁的老人李圣祥正手拿铁锨为小麦浇水,汩汩的河水灌进田里,老人乐得合不上嘴。“大爷,这机子是谁的?”“茂林的。”老人指指旁边正弯腰给柴油机加油的小伙子。小伙子叫李茂林,和老人同村,自己有喷灌、打轧等动力机械,农忙季节自带机具为本村或邻村农民服务,随叫随到,收费合理,方便了群众,又富了自己。
“大爷,一亩地浇多长时间啊?”笔者问。“浇河水顶多半个小时,连5元钱也花不了。”老人说。经调查,像李茂林这样的打工农民,仅有500余人的黄官屯村就有七八位,他们自带机具,浇一亩地收费5元至6元,耕耙、播种一亩地收费15元,打轧一亩小麦收费8元……为缺劳力和没有农机的农户解了燃眉之急。
李圣祥告诉笔者,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边经商,家里剩下的一亩责任田全靠他管,有了这些打工农民,他种田再也不用愁了。在宋楼乡,像这样在田野里打工的农民,28个村庄有近千人,全县则有1万人。
(万庆华刘广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