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让“工业血液”长流——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事迹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5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工业血液”长流
——记“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事迹之一
本报记者董伟丁伟
今年1月,我国石油工业战线向一位知识分子颁发了建国以来该行业的最高科技成就奖——“铁人科技成就奖”金奖。
他就是大庆这块英雄辈出的热土上涌现出来的“新时期铁人”——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启民,一个正被大庆油田乃至全国石油工业战线传颂和学习的英雄模范人物。
大庆在连创奇迹后依然年轻,这是王启民和他的伙伴们运用高新技术“点石成金”的结果
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是大庆人让我们国家甩掉了贫油的帽子。
确实,提起当年“铁人”王进喜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今天我们仍会豪情满怀。1961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的王启民也是在这种豪情感召下来到了大庆。那时的大庆,石油地质储量26亿吨,可采储量10亿吨。
懂石油的人都知道,地质储量只是一种“可望”的存在,可采储量才是“可及”的现实。王启民的贡献就是把“可采”储量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作为陆相沉积油田,大庆的地质情况异常复杂,开发过程一波三折。油田开发伊始是注水开发,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温和注水,均衡开采”。可是,到了1964年,出现了“注水三年,水淹一半,采出程度5%”的不利局面。按如此含水上升速度,10亿吨的可采储量也拿不到,这样,大庆的辉煌很快就会褪尽。
此时,王启民已在井场默默观察和研究注水开发三年多,他提出了一套与国外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大庆油田含油层多,且厚薄层的渗透率相差极大,呈典型的非均质状态。我们要利用油层与油层之间、同一层的不同部位的非均质特点,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才能保证油井高产。
“非均质”理论后来成为大庆油田开发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其经典性和现实意义都是无可代替的;而“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的开采方式,不但控制了含水上升,而且诞生了一批日产百吨的高产井,并最终使原油产量攀升到5000万吨的高峰。一条独特的注水开发油田的新路子终于探索了出来。大庆也因此跃入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1978年,王启民获得了首次全国科技大会奖,并被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1976年到1985年,大庆油田创下年产5000万吨,稳产10年的纪录。据当时预测,已进入高含水期的油田由于后备储量不足,采储失衡,“八五”期末大庆油田的产量会降到5000万吨以下。可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大庆下一个10年年产量5000万吨不能降。怎么办?
已担任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的王启民大胆地提出:向表外储层要资源。
1亿年前,大庆是一个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湖泊,一次次的涨落,一次次沉积,使这里形成一个有200多油层的构造复杂的油田。所谓“表外储层”就是渗透性极差又极薄的油层,由于没有开采价值,国外都把它列在矿藏表之外,故称“表外储层”。
这是一项极具冒险同时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经过数次失败,王启民和他的战友采用节约高效的新式布井方法,终于突破了禁区,使表外储量成为表内的财富。这一突破,不但为大庆继续高产稳产提供了保证,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可新增储量7.4亿吨,按最低标准采出2亿吨,每吨1000元计算,可为国家增加2000多亿元财富。如果国家要新探明7.4亿吨地质储量,光勘探费用就需90多亿元,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
现在,大庆油田的地质储量已达53亿吨,可采储量增加了20多亿吨,如果再加上王启民及同事们已研究成功的三次采油技术,采储比可达60%以上,这样,大庆的可采储量就达30多亿吨,一个大庆变成了三个大庆。
大庆油田已高产稳产21年,王启民和他的同事们正盘算怎样将这一荣誉保持到2010年
大庆是一块创造奇迹的地方。
国外同类油田,稳产期长只有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大庆要把高产稳产的荣誉保持到2010年,李鹏总理夸道:此举功德无量。
大庆开发伊始,会战指挥部党委就提出“三要”,即:一要甩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二要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庆油田;三要在会战中夺世界冠军,争集体荣誉。从此,夺世界冠军、争一流水平的壮志便深深埋在大庆人心中。
世界上任何一个二次采油的油田,都是既用水,又怕水。谁也不能阻挡含水上升的事实,能迟滞一个百分点就是很大的成功。
进入90年代,大庆油田稳产5000万吨已有15个年头,突破了国外同类油田最长稳产12年的纪录。可是,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的大庆油田,如果继续沿用世界上通用的“提液稳油”的办法,年产液量将激增1.62亿吨,这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益。
能不能继续稳下去,已不单单是保持稳产世界纪录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每一个大庆人心中都能掂出它的分量。
中央领导找到大庆,大庆领导又找到王启民:“能不能稳产?”目光中露出焦灼和期盼。作为油田“活地图”和“活字典”的王启民,心中早有一本帐,他点点头,拿出了一张绘制好的油田高含水后移5年地质图表。
稳油控水——作为重大战略方针,在1991年被提出来。经过集思广益和严格论证,王启民提出了“三分一优”的具体做法和调整原则。这样就打破了油田高含水后期要实现稳产必须大幅度提液的传统观念,使“稳油控水”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闻讯来到大庆,看到他们把年含水上升率控制在1%以内,高兴地说:“我要给你们做个磨盘大的金质奖章!”
到1995年底,“稳油控水”获得了巨大成功,与国家审定的“八五”油田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多产原油610.6万吨,累计增收节支150亿元。这标志着大庆人又攀上了一个新的油田开发的世界高峰。这项技术获得了本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
科学没有捷径好走,王启民肩负大庆跨世纪的期盼在实践中艰辛探索
探索无止境,1996年8月20日,59岁的王启民受命担任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的新职务,主持编制《1996—2010年大庆油田开发规划方案》。这一天上午,王启民匆匆来到了院采收率室,和科技人员一起讨论国家重点课题——一种新的驱油方式试验的进展情况,这是实现第三个10年稳产的关键。
叶剑英元帅曾赋诗以赞:“大地沉沉睡万年,人民科学变油田。”确实,科学精神始终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主旋律。
当时,外国有人断言中国人根本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这样一个地质情况复杂的大油田。为了摸索经验,大庆油田搞了一个30平方公里的试验区,一点点地积累起油田开发技术。
晚上,王启民和同伴们围在火炉旁,热血直往上涌,大家琢磨了一副对联,写好贴在干打垒的门框上,上联是“莫看毛头小伙子”,下联是“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王启民对记者说:“当年我们这些小伙子夸言‘跨过洋人头,敢为天下先’,这种精神,确实始终在我们这一代大庆知识分子身上激荡。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大庆人不断创造着奇迹。”
有精神还需有方法。每一位中年以上的人都能记得大庆“两论”起家的故事。王启民回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于武装他的思想,从哲学高度指导油田开发确实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找主要矛盾的方法和实践的观点使我受益终身”。
在别人眼里,王启民常发惊人之言,而且每每“自圆其说”。他的同事、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张景存介绍说,80年代中期,王启民大胆提出“大庆油田地质储量可达40亿吨以上”的论断,比原来上报国家的地质储量增加40%多。当时许多人不相信,以为是痴人说梦,领导心中也有顾虑。后来的事实证明,重新确定的地质储量为41.7亿吨,与他们测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别人夸他胆识过人,王启民却说:“我是个笨人,如果说作出了一点成绩,也是下笨功的结果。”的确,在王启民每个大胆“假设”的背后,都饱含着“科学求证”的艰辛。
为使“非均质”理论得到实践的依据,王启民带领实验组成员在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一呆就是10年。王启民白天和工人一起上井测试、作业,一口井一口井地搜集资料;晚上在帐篷中分析数据,画出地下油层的连通图。一次,一口井要下封隔器,可汽车由于下雨进不了井场,王启民和一位同事硬是走了好几公里路把封隔器背到现场。当他放下手中的封隔器时,因劳累和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发作,腰许久直不起来。
看到王启民一班人整天忙忙碌碌,别人不知道他们鼓捣个啥。1979年,当中区西部试验区创造了高含水条件下日井产40吨不降的开发奇迹时,人们才明白,王启民在这里穷10年之功力,磨的是“整个油田高产稳产”之剑。
大庆造就了王启民,王启民与大庆一起走向辉煌。
(附图片)
王启民(右)在油井采集数据,掌握第一手油田开发资料。
 新华社记者 徐英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