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渤海湾继同乐鱼、鲙鱼绝迹,螃蟹、平鱼、黄花鱼、毛蚶、对虾形不成渔汛之后,特鱼种棘头鱼今年又不见踪影。面对大自然一连串的报复和惩罚,再也不能沉默了——渤海湾紧急呼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4-15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渤海湾继同乐鱼、鲙鱼绝迹,螃蟹、平鱼、黄花鱼、毛蚶、对虾形不成渔汛之后,特鱼种棘头鱼今年又不见踪影。面对大自然一连串的报复和惩罚,再也不能沉默了——
渤海湾紧急呼救
王恩钊李金虎
前几天,在河北省黄骅市,一个患了绝症的病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想喝一碗鲜棘头鱼汤,家人、亲友转遍了渔港码头,竟一无所获。
俗话说“河里没鱼市上看”,市场上倒是偶尔有卖的,每公斤150元左右。可据内行人说,那都是去年冷冻的,小贩们弄来化开后用大米汤一拌,再点上花生油,便酷似鲜的,一吃便知那味道差之千里。真正的鲜棘头根本没见。
为了寻个究竟,我们来到了海边。在南排河码头,出海归来的老船长李金明凭着他30多年海上作业的经验作出了他的判断:“今年棘头鱼一条见不着,光靠渔网捕不会消失得这么干净,主要是污染太严重了。”
污染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后塘村在浅海从事定置网具生产的渔民张吉有眼见为实:“近几年落地网上常挂满黑糊糊的油污,一年比一年多。海水落潮后,还常在海滩上拾到一尺来长、一斤来重奄奄一息的大梭鱼,肚子鼓鼓的,剖开一看,一肚子混着污染物的稀泥,吃起来有特别浓的柴油味。”
说起棘头鱼资源衰退的原因,黄骅市水产局辛月林的见解颇有见地:“棘头鱼生物群体的生活习性既不同于银鱼、河蟹等溯河鱼类在河道里生长,也不同于对虾、鲅鱼等洄游鱼类繁殖之后洄游到远海生长,棘头鱼是渤海湾特有的鱼种,始终以渤海为其生活的家园,渤海湾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棘头鱼资源的直接原因。”黄骅市环保局局长尹风刚对渤海湾的陆源污染不无忧虑:“黄骅境内7条入海河道没有一条干净的,有的已有十几年的污染史,辽宁、天津等工业发达地区河道污染尤为严重。”
百川东到海,何日见清流!
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渤海沿岸217个排污口1995年排污98万吨,海底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2000倍。可怜的渤海湾,成了那些造污者的天然“垃圾箱”。过量的掠夺性捕捞也是造成棘头鱼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渤海作业的船网是十几年前的5倍,而每只船的产量只是十几年前的1/5。四年前,黄骅水产局为探讨棘头鱼衰退的原因,对其生殖群体进行观测,发现生殖群体的生物体长由12厘米减小到6—7厘米,说明棘头鱼在物竞天择之中,为延续自己的家族,不得不顽强地提前繁殖、小体繁殖。尽管如此,也难逃被密网捕杀的厄运。
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它风浪柔和,气温适宜,饵料丰富,有数十种鱼类在这里“生儿育女”,之后再成群结队奔向外海生长发育,所以渤海又被誉为“母海”。与外海相比,渤海像一个平底的碟子,平均水深才18米,只有旅顺口到长岛之间的老铁山水道一个狭长的出口与外海相接,自身水体交换能力很弱,一旦污染超过了它的自净能力,渤海将成为一个满是污泥浊水的死海,靠其自身水体交换需要两个世纪,这将直接殃及鲁、冀、津、辽三省一市。“救救渤海湾”应是人们海洋意识觉醒的第一声呼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