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灵敏有力的“制动器”——记全国劳动模范谭功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2
第2版(经济)
专栏:

  灵敏有力的“制动器”
——记全国劳动模范谭功炎
晏乐安
谭功炎从普通农民“出道”,办企业靠自我积累,滚动前进。如今,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已是拥有1亿余元固定资产的湖北省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谭功炎的成功,与他注重企业建立健全双重机制,即良好的开拓发展机制、强健的自我约束机制是分不开的。他说:“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动机’和‘制动器’同时都很灵,那么这个企业就算成熟了。”下面介绍的,就是他那灵敏有力的“制动器”。
谭功炎很欣赏“以法治厂”这4个字。他说,企业靠什么来约束自己?就是要靠法,这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包括企业按照《企业法》所制定的各项法规。企业的法规,没有的,要制订;薄弱的,要加强。到今年“五一”节,他所在的公司已制定40多项管理制度,使该管的都有专人管起来。
企业有小金库,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摸底,情况的严重程度使谭功炎大吃一惊:全公司一年小金库的发生额为48万元,而且,费用的支出很随便。在他的干预下,公司审计室迅速出动,查封了4个小金库,总额达42万元之多的钱全部上交。公司明确规定:以后决不允许有两个财务循环系统,所有现金一律通过公司财务系统周转。
不是人人都能理解这个举动。但事态越往后发展,人们就越增进了对谭功炎的理解和信服。这几年,有些企业挖出大大小小的贪污、受贿分子,而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却不断涌现干部奉公守法的范例。
这几年,被生产任务和职工不断上涨的物质要求所逼,当经理的往往只注意发展生产,而把企业的经营合法性,各级干部的行为正确性和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丢到脑后不顾了。企业“脱轨”、“越轨”,责任自然要归于掌握方向盘的人。所以,“企业自我约束,首先就要约束好法人”。——老谭对此体会尤其深刻。
在湖北省冶金系统,他首创了企业审计室。任务是保证公司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同时监督企业法人的行为。经过多方物色,他找到了一位以不讲情面、敢讲真话闻名于公司的干部,让他全权负责审计室的工作。新主任上任后果然事事严格把关。
万事都有一个“度”:过度的开拓和过度的制辖,都是不行的。谭功炎称这是“启动”与“制动”的辩证法。从组织上给予保证,他把公司的机构分成两大块:对生产、销售、工艺等科室,他鼓励他们大胆开拓;而对审计室、保卫科、财务科等机构,他却侧重发挥他们的制约功能。
“事事受人牵制,我们还怎么能开拓?”生产、经营部门的同志,不免啧有烦言。谭功炎对他们“面授机宜”说:“只要不越轨,不出格,你们可以大胆地干。对自己加强约束不是消极行为,目的还是为了发展生产。”
谭功炎给约束工作赋予积极的意义:制定每一项法规、制度,都要经过干部职工充分酝酿和讨论;减少干部所掌握的管理幅度,让更多人参与管理;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和第一线职工开展联谊活动,及时沟通,增强相互理解,从而打破了“管人的”与“被管的”之间人为界限,造成融洽合作的气氛。
强化约束机制是否起到积极作用,最有力的证明是生产实绩。汉川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开办10年,固定资产积累到1.35亿元,经济效益年均递增68%,这就是谭功炎同志的自律效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