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从“两个一百万”看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从“两个一百万”看文明
本报评论员
近年来,上海因市政建设需要,有上百万市民从市区迁到郊区;因企业改革的深化,有上百万职工下岗。“两个一百万”的变化,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动迁,涉及市民、职工的重大利益,涉及上海工作的全局。但上海并未因此出现动荡,而是保持了稳定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上海人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宽阔胸怀和主人翁态度,由此也可以看出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深度。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上海的百万市民动迁、百万职工下岗,不是一般的动迁和下岗,而是有希望、有前景的动迁和下岗。这是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动迁;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高企业效益,从而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下岗。这是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一个重大历史变革,上海人正是以一种正确的精神状态来迎接和参与这一伟大历史变革的。
任何历史变革,都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者说,恰恰是为了进行这一宏伟的变革,争取美好前景,我们才需要作出牺牲、付出代价,进行艰苦的努力。因为这场变革,涉及利益的调整,涉及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面对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难点,一部分人甚至要为此承受更多的困难,作出更大的牺牲。这就需要思想觉悟,需要精神的力量,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驾驭。上海市委、市政府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紧紧抓住变革的过程,引导和帮助市民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使大家同心协力,共奔前程,充分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保证作用。
从“两个一百万”看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文明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目标。只有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一个过程,一个目标来进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卓有成效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前,上海市的百万下岗职工已有85%重新就业。上海市的两个文明建设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