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民族正气不可辱——有感于原朝鲜“总督府”被拆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15
第6版(国际)
专栏:

  民族正气不可辱
——有感于原朝鲜“总督府”被拆除
本报驻韩国记者王林昌
仲春四月,正值迎春花、杜鹃花盛开之际,记者再次来到了坐落在汉城市中心的昔日王宫——景福宫,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感慨。
5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为显示自己的淫威而执意在景福宫内兴建的“总督府”,如今已彻底被拆除。
1994年末,记者首次赴韩国访问时,韩国朋友特意带我们来到“总督府”并告诉说,这座日本统治时期的建筑物将“指日可拔”。前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总督府”重25吨的尖形圆顶,在民众的欢呼声中被钢锯切除并吊走。11月,这座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花岗岩钢筋水泥建筑在大型挖掘机巨大铁铲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轰然坍塌。
在谈及为什么要拆除这座建筑物时,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建设2科的润先生说,这座建筑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存物,是韩民族屈辱的象征,是一个与韩国传统极不协调的建筑。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后,日本驻朝鲜的总督就成了朝鲜的太上皇。当时日本总督寺内正毅为显示淫威,加强殖民统治,决定在景福宫勤政殿与光华门之间,建造所谓的“总督府”。当时朝鲜人普遍认为,其居心是妄图掐断朝鲜的“气脉”。为此,他毁掉了景福宫内不少古典建筑,并把原光华门南迁后关闭。
1926年“总督府”建成。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总督府”大楼曾被改为韩国政府大楼,后来又被用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润先生说,作为历史建筑,它饱含了韩国人的血汗和泪水,倘若建在别处,人们也不必非要拆除,只是它所处的位置太特殊了,因为景福宫不仅是朝鲜王朝的象征,也是民族的象征。
韩国人长期以来一直把一个横矗在景福宫内与韩民族古典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的灰色巨物视为“在喉之鲠”,令人窒息和闷气。他们认为,不拆除“总督府”,就不足以发扬民族的“正气”。为捍卫民族的自尊,追求精神和文化的独立,以及清除崇尚日帝的文化思想,应恢复朝鲜王宫历史风貌。1994年和1995年韩国国会两次讨论通过了拆除“总督府”建筑的决定,彻底除去“总督府”。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终于把这座日本殖民统治的象征彻底摧毁。
韩国人重视自己的历史,也重视传统的继承。景福宫不仅是人们休憩的场所,同时也是学习民族历史和民族传统的课堂。记者去游览景福宫时,与上次不同的是多了许多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他们穿着整洁的校服,在教师的带领下一班一班地来到景福宫内进行“自然见习”。我问其中的几个女学生,是否知道原来的朝鲜“总督府”被拆除以及她们有什么想法时,她们一致说:“拆得好极了”,言语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难以形容的喜悦。
昔日日本殖民统治韩国的象征——“总督府”已在人们的眼前消失,但日本侵略者侵占韩国的历史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本报汉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