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大中型拖拉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3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市场分析

  大中型拖拉机: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新华社记者黄怀梓
记者了解到,大中型拖拉机承继1996年需求稳中有升、产销两旺的市场形势,今年仍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1996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生产大幅度增长,销售一路通畅。仅据机械部系统内的统计,全国生产总量达到8.5万多台,比1995年增长31.84%,创最高年产纪录。与其相配套的各类耕、耙、播、收等大中型农机具也有较大增长。农机产品连续两年产销两旺。
根据1996年的市场情况和各方面信息,今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的其它大中型农机具的生产可望继续稳定增长。据机械部农业装备司预测,今年大中型拖拉机需求为9万至10万台,比去年增长13%。与其相配套的大中型农机具如犁2.2万台,增长14%;耙1.1万台,增长72%;播种机2.9万台,增长90%;背负式联合收割机2万台,增长54%。专家们分析,如果今年农业无大灾情,上述目标会顺利实现。
无论从宏观看,还是从微观看,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已基本上走出前几年步履维艰、一片低迷的困境。
在大中型拖拉机市场中,河南洛阳一拖集团公司的“东方红”拖拉机、天津拖拉机厂开发的铁牛—60和铁牛—80拖拉机、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公司的上海—60和上海—65拖拉机是主要品牌。在1994年全国农机行业中诸多“国家级”企业处于亏损窘境时,“东方红”拖拉机生产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在1995年净销售量14301台的基础上,1996年实现销售量20324台,为沉闷的农机市场带来一抹亮色。
“东方红”拖拉机作为“老字号”农机产品现已遍及全国各地,且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之际,“东方红”拖拉机也曾陷入困境。为改变这种状况,洛阳一拖一方面花大气力改进质量,一方面开发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在802拖拉机基本型基础上改进为802DB—1拖拉机,增强了使用功能,提高了劳动效率。接着又推出1002/1202等新型产品。据了解,今年销量可望达到2.05万台,“东方红”再次成为用户公认的抢手名牌。
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主流趋于好转,说明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中型农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现行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体制,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并使大中型拖拉机能充分派上用场。另外,目前保有的大中型拖拉机有40%已进入报废期,合计总量为30万台左右,急需报废更新。
专家们估计,未来五年内大中型拖拉机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其主要原因:一是“八五”期间开发生产的新一代产品已定型成熟;二是国家扶持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改造投入,在“九五”期间将逐渐发挥出作用,可保质保量地向广大农村提供现代化水平的农业装备;三是农业比较效益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农民购买大型农机的热情上升。
大环境孕育大市场,大市场培育好产品。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在数量、质量、品种和技术方面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