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古城查尔斯顿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古城查尔斯顿掠影
何洪泽
从纽约来到查尔斯顿,时光好像倒转了一百多年。清晨,漫步在城区最南端的炮台公园,迎面是雾霭中的蒙蒙海湾,几只海鸥在静静的水面上盘旋;身后,绿树掩映下的古老住宅,刷成粉红、淡绿、鹅黄等颜色,宛如一幅水彩画。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交通的繁忙。这是一种在纽约完全享受不到的安宁。难怪每年有许多人到这里度假,目的是重新领略百年前那种悠闲、安详的生活。
按照美国的标准,查尔斯顿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名城。它有300多年的历史。1680年,第一批英国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定居点,原因是它恰在库珀河与阿什利河汇合入海处,得交通贸易之便利。到18世纪,它便成为北美重要的贸易中心和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许多农场主和商人在这里建起了各种风格的住宅和庄园。其后,虽然经过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风风雨雨,以及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这些建筑大部分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查尔斯顿现在大约有5000多栋百年以上的古老建筑集中在城区的南部,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老城区。在这里,街道依然是窄窄的,碎石铺地;商店依然是小小的,古色古香。游人就在这些店铺里优哉游哉,或寻觅古董,或买点当地特产。走累了,在街边的露天酒吧坐下,喝上一杯,还可以欣赏街头艺人的即兴表演。对平时紧紧张张工作的人来说,这好似神仙过的日子。
查尔斯顿的古宅虽然年代久远,却不给人以破旧败落之感。几乎每一栋房子都按原貌经过整修,油漆得干干净净。有点来历的,都在门前镶上一块铁牌,上面写着房子建筑的年代,以及哪位名人曾在此居住。如有时间浏览这些门牌,就等于读了美国的一段历史。颇有特色的是,一些街区的住宅前还保留有马头形的拴马桩。虽然现在已毫无用处,却是当时生活的见证。
查尔斯顿古城能保留得这么完好,完全得益于一些民间组织的努力。应当说,对古老建筑破坏和威胁最大的还不是战争和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的因素,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本世纪初,美国经济飞速工业化。一些公司纷纷拆旧房,建新楼。把一些很有价值的古迹也毁掉了。这时,一些有远见的人士起来呼吁保留查尔斯顿古老的风貌。最早的是一位女房地产商弗罗斯特。她在20年代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古建筑保护组织——“老住宅区保护协会”。他们通过游说、募捐、宣传等办法既保护修复了一些当时已面临毁灭的著名建筑,也使保护古城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到30年代,在他们的推动下,查尔斯顿市划定了老历史城区,制定了保护古老建筑的法律,并成立了建筑审查委员会。从此,查尔斯顿的古城保护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如今,像这样的民间保护组织不止一个。它们的人并不很多,资金也不十分雄厚。但由于他们采取的办法积极灵活,所获得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其中一个值得称道之处是,他们虽积极宣扬保护查尔斯顿,却并不以救世主自居,而是鼓励、帮助所有的查尔斯顿人自己保护古宅。因为大部分古宅属于私人,目前仍有人居住。另外,美国人有自己修房的习惯,这些组织向他们提供整修方案咨询和修理技术培训,等于使人人都参与了古城的保护。
虽然历史即将迈入21世纪,但查尔斯顿却仍保持着它百年前的风貌。它为美国人保留了一个现代化社会中的世外桃源。这也许正是它每年能吸引500万旅游者的原因。(附图片)
波兰的半岛保卫者纪念碑朱富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