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丰碑——中原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3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史钩沉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丰碑
——中原大学
徐志坚王庆生
1948年,邓小平同志在开辟中原新解放区的过程中,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高瞻远瞩,与中原局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作出了成立中原大学的英明决策。
1948年8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在中原军区召开的“八一”纪念大会上,庄严地宣告中原大学正式成立。
中原大学吸取并运用了我党、我军办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中原大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学生思想特点,决定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学员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领导与教师的指导下,勤奋学习,自由思考,结合革命实践深刻地研究革命理论。中原大学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和生动、活泼、民主、健康的优良学风。正如中原大学校长范文澜所指出的那样:“它不拘泥于一般学校的形式,也不硬性规定院系课程与学习期限;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活泼地创造着各种新方法,务使学生经过短期训练,即能走上工作岗位,担负起赋予他的革命任务。”建国前夕及建国初期短短几年中,学校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干部。三年间中原大学迅速发展为拥有文艺学院、教育学院、政治学院与政法学院、财经学院民族班及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现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的规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1951年,以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为骨干,以1903年成立的私立华中大学为基础,成立了以师资培养培训为主要任务的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1912年成立的中华大学,命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中原大学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一座丰碑。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5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审阅了《中原大学校史》的定稿本,他认为这部书稿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我党和军队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反映。他还就《中原大学校史》书中照片的选用发表了具体的意见。1985年8月邓小平同志再次翻阅《中原大学校史》书稿,并亲笔题写了“华中师范大学”校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