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如何进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5-23
第11版(教育)
专栏:工作研究

  如何进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甘北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开始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体制向毕业生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过渡。
近两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配工作,始终贯彻“搞好宏观调控,加强政策导向,培育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供需信息交流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式仍采取扩大的“双向选择”办法,以学校为主导,指导和推荐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并继续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面向基层、充实生产、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方针,坚持学以致用和个人志愿服从国家需要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几年北京有条件的学校已开始自己举办校内招聘会,把用人单位请到学校,直接向单位推荐毕业生,经面试当场拍板签订协议。北京目前已举办过各种校内招聘会的高校已有40所。北京各高校还特别注意做好平时组织邀请和接待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的招聘活动。光1996年一年就有近3000家各种单位到北京各高校去招聘毕业生。这些学校的毕业生30%—80%是在这类校内招聘会上落实工作单位的。从近几年分配工作的统计情况看,毕业生基本上还是要靠学校推荐就业,真正由毕业生自己搜集到需求信息并落实工作单位的并不是多数。我们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除了积极倡导举办校内招聘会以外,近几年还提倡并试验组织了校际联办的各种类型招聘会,1997年市教委共协调组织了八场分专业、分行业或按相邻地域的学校联合举办的校园招聘会。
要逐步规范毕业生就业的市场行为。对于北京毕业生参加求职就业活动,一直使用市教委统一印制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就业协议书,供需三方均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后生效,学校据此落实就业计划。北京市这些年比较注意加强毕业生就业分配的管理工作,并要求各高校认真安排好毕业年级的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严格管理,减少毕业生求职活动对教学秩序和就业工作的干扰和冲击。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转换管理职能,加强就业指导,是适应形势发展和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关键步骤。许多高校已经或正在建立起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并已开展对毕业生的各种信息服务、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工作。北京市已于1993年成立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这几年已开始向社会提供高校毕业生的资源及专业使用方向介绍,向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并推荐毕业生,组织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指导和咨询并推荐就业,以及指导和协调北京地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