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阅读
  • 0回复

根本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8-06
第1版(要闻)
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学习篇(2)

  根本的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本报记者何加正
199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他说: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的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出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论断,看似平凡,却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经过反复试验、实践,花去沉重代价才得来的真经,在这里强调和重申,意义非凡。
抓住根本任务,才能实现我们的世纪梦想
百多年来,世界东方这块古老大地上涌现出多少仁人志士!他们前赴后继,作出巨大牺牲。
其实,先烈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个——让我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大家庭中平起平坐的一员。但直到本世纪中叶,高举先烈大旗的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开辟了一条通向富强的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成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唯一选择,而到达彼岸需要付出的代价却要比想象的大得多。我们经过努力,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得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国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可是,当一个动荡的时代结束,国门初开,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国人面前时,我们却看到了巨大的差距。那发达的工业,发达的农业,尖端的科学技术,使我们深深地懂得,我们现有的水平离真正的现代化还多么遥远!
差距因何存在?根本差在哪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和人民,经过动荡之后沉思,终于明白,根本的差距就差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中华民族要实现世纪梦想,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中,随着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论断也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确立,并在实践中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致力于生产力发展的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的变化,世人皆见。几千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农村变了,城市变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到1995年,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整整翻了一番。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比1980年翻两番。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序步步前移,引得世界不得不刮目相看。中华民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昔日,曾因贫穷而嘲笑我们的人,今天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这一变化如果撇开不怀好意的人的政治目的不谈,其折射出来的不正是中国的变化?
我们已初步实现目标,但不能就此陶醉。按小平同志的设想,到下个世纪的中叶,中国也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12亿人口,还有8亿生活在农村;绝大部分农民还不富裕;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更有5000多万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农村,离现代化还十分遥远。城市工业整体水平也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外延扩张和粗放经营阶段;社会生活质量离现代要求相去甚远。在世界100名大企业中,至今还见不到一家中国企业;在500家排名企业中,中国也只有两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任重道远。
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实现跨越提供了前提和施展空间,但富强的梦想,终究有赖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实现。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目标最终才能真正达到。
坚持根本任务,才是坚持真正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发展,世界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选择。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照搬。一切都需要去实践、探索、创造。
正因如此,失误,走弯路也就在所难免。
如果说我们曾经有过失误,那么,失就失在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一度“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这并不在于我们过去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这方面甚至是反复论述,深入人心,乃至坚持实践的。
问题在于我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社会主义应当具有优越性。
在中国发展的关键年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30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当时景象,历历在目。吃的,诸如鱼肉蛋,凭票方得少许供应;穿的,一人一年丈许布票;行是出门就难,自行车也得凭票供应;居住条件伴随人口增长,更是只见恶化,少见好转。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而在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而找不到一条正确的建设道路。
我们在实践中沉思,在实践中探索。终于明白,既然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首先就应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论断终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诞生,并逐渐成为全党的共识。在其后的几年中,我们愈来愈明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要能够使社会主义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邓小平同志谈得最多的就是有关发展生产力问题。他从理论的高度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正是明白了我们担负的根本任务,并围绕这一根本任务齐心协力的工作,持之不变,才迎来今天改革开放大好局面。
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停留在理论上,它应实实在在表现在能比资本主义更迅速地把社会生产力推向前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这个优越性应当被亿万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得到,这样,才能团结和动员起广大群众投身这项伟大事业。
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才是坚持真正的社会主义。我们以往的实践已经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这一点,今后还将证明下去。
坚持根本任务,就要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今天,我们正在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如果说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那么,最根本的应该归功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确立。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它的确立,不仅扫除了我们以往前进道路上的迷茫,更重要的在于凝聚起了党心和人心。
然而,党的基本路线和长远目标,要靠千千万万人的千千万万实际行动来贯彻和实现。具体的行动一旦失去坐标,日常的行为一旦缺少标准,我们的工作难免不发生摇摆。
这些年,我们坚持前进的方向不动摇,是因为始终有一个判断大是大非的标准,这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个标准不仅使我们每一个步骤有了方向,而且使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所参照,从而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就说当年的深圳特区建设吧,多少年左的东西使我们一下子难以摆脱姓“社”姓“资”的担忧,免不了用多种标准去评判它的对错。可以设想,如果长期争论下去,如果没有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今天会有一座繁荣发展的新城耸立南国吗?
温州曾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是非”之地。10多年过去了,一个沿海有名的贫困地区,变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富裕地区,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国内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2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508亿元;人均收入从113元增长到2000多元;财政收入从1亿多元增长到32亿多元。温州把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归纳为:一是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争论,二是讲发展。温州的领导者说,百姓富裕了,一切事情都好办。
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必须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我们取胜的法宝。
就像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今后,很难保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出现认识上的差异,但只要我们真正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去衡量,就会取得意见上的一致。“三个有利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符合国家利益,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能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两者相辅相成。
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充满曲折。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以此来确定和衡量我们的工作,就不会发生摇摆和动摇,就能一步步逼近我们的最终目标。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