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邓小平与《国际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5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邓小平与《国际歌》
向延生
1920年夏天年仅16岁的邓小平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曾经在克娄梭钢铁厂、哈金森橡胶厂、雷诺汽车厂等工厂里做工,在巴约公学、夏蒂荣公学短期上学。全世界无产阶级广为传唱的战歌《国际歌》,就诞生在法国。
1922年夏天,邓小平参加了刚成立不久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机关刊物《赤光》创刊不久,邓小平成为该编辑部的成员,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生涯。邓小平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负责《赤光》半月刊的刻写、印刷和装订工作(后负责编辑、撰稿工作),他在蜡纸上刻写的字既工整又美观,版面印刷得清晰洁净。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给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被誉为“油印博士”。1924年夏天邓小平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及三人书记局成员。1925年邓小平成为旅欧中国党团领导人之一,作为里昂区党的特派员,负责领导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
《国际歌》当时不仅是法国工人阶级在各种集会活动中经常歌唱的歌曲,也是中国旅欧支部成员和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经常唱的歌曲。1920年10月19日抵达法国的邓小平,不论是在法国的工厂里做工,在学校里上学,还是参加旅欧中共党团组织的活动,都经常唱《国际歌》。为声援国内的“五卅”反帝运动,在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下,1925年6月21日数百名旅欧华人冲进巴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齐呼口号,高唱《国际歌》,散发传单,迫使中国驻法国公使在保证旅法华人行动自由和示威安全的文件上签字盖章。9月15日1000多名勤工俭学学生、华工和旅法华人在巴黎市中心一会议厅召开反帝群众大会,“最后全场起立,高唱《国际歌》。”(洪涛《邓小平留法岁月》)邓小平在法国期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也学会了用法文唱《国际歌》。
由中共旅欧支部派遣,1926年初邓小平来到莫斯科,进入苏联专门为培训中国革命干部而设立的中山大学学习。《国际歌》是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列宁最推崇的歌曲,当时不仅是苏联共产党的党歌,而且是苏联的国歌。先期由法国来到莫斯科学习的萧三,1923年又与陈乔年根据俄文将《国际歌》译成中文,在留苏中国学生中广为传唱,邓小平在苏联期间,《国际歌》更是他经常唱的歌曲。
《国际歌》和其他一些外国歌曲伴随着邓小平的革命生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邓小平调任红一军团宣传部部长,曾分管军团文艺宣传队的工作,不久升任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6年8月1日,红一军团在甘肃固原县七营镇为庆祝建军九周年召开联欢晚会,观看军团文艺宣传队的演出。幕间,直属队拉歌时齐声呼喊:“欢迎邓副主任唱一支法国歌,大家说要不要?好不好?”“要!要!要!”“好!好!好!”一呼百应,台下响起雷鸣般的回应,拉拉队有节奏的掌声,此起彼伏。“邓副主任乐呵呵地大步登台了,他还是那满嘴的四川口音:‘来一个就来一个,我给大家唱一支法文的《马赛曲》,歌词的意思是……’他润润嗓门,雄浑高亢地唱开了。”(温永安《邓小平同志在七营镇的二三事》)诞生于1792年的《马赛曲》,1795年就被确定为法国国歌,《马赛曲》显然也是邓小平在法国时学会的歌曲。
1937年2月,邓小平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时,对部队的唱歌很关心。据当时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的梁必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回忆:“他发现机关同志唱起《国际歌》,南腔北调,非常不准确,音符也唱错,经常唱走调。他就把大家集中起来,亲自教唱,每个音符,每句歌词都教得非常认真。我和许多同志都是经过小平同志教唱,才算比较准确地唱会了《国际歌》。”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对此,小平同志从投身革命到最后走向大海从来没有动摇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